利湿药(药店十大祛湿药)
一、清热利湿的药有那些
清热利湿药,主要用于湿热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赤白带下,湿热泻痢,湿温暑温等证。常用药有泽泻、车前子、车前草、滑石、木通、通草、萆薢、冬瓜皮、茵陈蒿、赤小豆、灯芯草、地肤子、木防己、玉米须等。
另外,利水渗湿药,主要用于脾不健运,水湿停留,肾及膀胱气化不行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痰饮眩悸以及水走大肠引起的水湿泄泻等证。常用药有茯苓、猪苓、薏苡仁、蟋蟀等。
利水通淋药,主要用于热淋石淋,小便涩痛等证。常用药有冬葵子、瞿麦、石韦、海金砂、金钱草、连钱草、杠板归、蝼蛄等
此外,有些利湿药还可用于脾虚泄泻、食少倦怠;产后乳少、乳汁不下及风湿痹证、关节红肿等证。
二、利湿药的利湿药分类
根据药性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利水渗湿药、清热利湿药和利水通淋药3类。
①利水渗湿药。主要用于脾不健运,水湿停留,肾及膀胱气化不行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痰饮眩悸以及水走大肠引起的水湿泄泻等证。常用药有茯苓、猪苓、薏苡仁、蟋蟀等。
②利水通淋药。主要用于热淋石淋,小便涩痛等证。常用药有冬葵子、扁蓄、瞿麦、石韦、海金砂、金钱草、连钱草、杠板归、蝼蛄等。
③清热利湿药。主要用于湿热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赤白带下,湿热泻痢,湿温暑温等证。常用药有泽泻、车前子、车前草、滑石、木通、通草、萆薢、冬瓜皮、茵陈蒿、赤小豆、灯芯草、地肤子、木防己、玉米须等。
此外,有些利湿药还可用于脾虚泄泻、食少倦怠;产后乳少、乳汁不下及风湿痹证、关节红肿等证。
三、利湿药的使用方法
使用利湿药时,除根据病证寒热虚实的不同选择相应药物外,还需合理配伍以增强疗效。如水肿兼有表证即风水水肿者,配发汗解表药;水肿日久,脾肾阴虚者配补脾肾药,以标本兼顾;湿热合邪者配清热燥湿药;寒湿并重者配温里散寒药;痰饮眩悸者配化痰涤饮药;热淋血淋者配清热泻火及凉血止血药;砂淋石淋者配软坚散结药;湿热黄疸者配清热燥湿利疸退黄药;湿热泻痢者配清热燥湿止泻药;湿热带下者配清热燥湿止带药。此外,该类药还常适当配行气药同用。
尿属阴液,渗利太过容易引起口干舌燥、心烦不寐的伤阴证,故使用利湿药时当合理掌握用量,且不宜久服,适可而止。平素阴亏津伤者当慎用。遗精滑精而无湿热者不宜用。
四、利湿药的临床应用
1、治疗水臌(周身肿胀,按之如泥)决流汤:车前子30克,牵牛子、甘遂各6克,肉桂0.9克。水煎服。(《石室秘录》)
2、治疗伤寒口渴猪苓汤: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9克,以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三次,一日服。(《伤寒论》)
3、治疗膀胱结石化石汤:金钱草、龙须草、车前草各15克。水煎服。(《浙江明间草药》)
4、治疗脾湿肿满(腹胀如鼓,气喘,不能俯卧)海金沙散:海金沙9克,白术120克,甘草15克,黑牵牛头30克。共研为末,每服3克,水送下。能泻为好。(《本草纲目》)
5、治疗咳嗽薏苡仁汤:薏苡仁90克,甘草60克,桔梗30克。上锉如麻豆大。每服15克,水煎,入糯米为引,米软为度。饭后服。(《儒门事亲》)
小蚂蚁医药招商资讯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