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疫情呈下降趋势(中疾控:疫情呈下降趋势伊对)
一、国内疫情怎么样了
自8月份以来,全国疫情在局部时有发生,国庆将至,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梳理全国各地疫情,海南、西藏已经实现社会面清零,陆续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但贵州、四川成都等地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海南:全省实现零新增,疫情进入收尾阶段
15日,海南省卫健委发布通报,9月14日0-24时,海南省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自2022年8月1日至9月14日24时,海南省累计报告感染者20712例。其中,本土确诊病例8618例,三亚市6592例;本土无症状12094例,三亚市9054例。
当前,海南省本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收尾阶段,所有市县已实现社会面清零,逐步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
另据海南省三亚市委宣传部官方微信消息,自2022年9月15日12时起,三亚解除全域临时静态管理,逐步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西藏:多个地区社会面清零,有序恢复正常生活
9月12日起西藏昌都市,9月14日起阿里地区,先后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目标,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此外,林芝、昌都、那曲、山南4市也已于8月底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目前,各地区优先开放超市、药房、理发店等各类民生相关经营场所;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旅游景点、休闲娱乐场所等继续暂停营业;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监所等特殊场所继续实行闭环管理。
北京:学校仍是疫情防控重点,存三条独立传播链
9月14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当前北京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学校仍是首都疫情防控的重点。
9月6日以来,北京先后有三所学校出现了聚集性疫情,病毒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不同分支,为京外输入的三条独立传播链,社会面外溢风险总体可控。其中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聚集性疫情和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聚集性疫情平稳,处于收尾阶段;中国传媒大学聚集性疫情总体可控,但仍有新增。
四川成都:疫情扫尾阶段,仍可能存在风险
9月1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成都市近三日新增阳性病例明显下降,14日新报告病例均为管控中发现,全市疫情形势总体向好。但成都仍有137个高风险区域、88个中风险区域。成都本土疫情扫尾阶段,仍可能存在风险。
成都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范双凤表示,成都高新南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仍有多个街道还有临时封控区。
辽宁:仍有新增,沈阳中小学校有序复课
9月12日,沈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公告,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有序恢复线下教学,具体安排按照教育部门通知执行;全市各类公共场所有序放开。此外,从9月13日起,恢复所有客运站和县际、县内客运班车经营(含郊区),以及省际、市际线路班车和省内旅游包车。
不过,9月14日0至24时,辽宁省新增8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其中沈阳市报告2例、大连市报告6例。
贵州:紧急追加8000万元,采购新冠抗原检测试剂
9月15日,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贵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喜也有忧。可喜的是,贵阳新增阳性病例数呈下降趋势,遵义本轮疫情继续造成社会面传播可能性较小,形势可控。从3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来看,检出阳性感染者人数呈逐日下降趋势,但单日新增阳性感染者人数仍处高位。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9月14日0时至24时,贵州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02例。贵州全省现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4例,现有无症状感染者1033例。
9月14日,贵州省财政厅发布消息,在此前追加5000万元疫情防控医药物资经费基础上,于9月12日再次紧急追加8000万元疫情防控医药物资储备应急采购备用金,用于支持疫情防控医药物资保障工作,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9月10日至10月31日之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强化优化了一系列防控政策措施。” 9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介绍,措施包括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跨省流动人员抵达目的地后,应积极配合当地完成“落地检”;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场所时,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中国疫情怎样了
新京报讯 9月23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个人微博发布长文,解读今冬全球新冠疫情形势等。以下为全文: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表示,新冠疫情结束曙光已见,呼吁各国继续努力;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美国新冠大流行已经结束;欧盟医管局表示,欧洲新冠疫情尚未结束,将继续加强新冠疫苗接种。这些信息,既让人兴奋,又让人迷惑。究竟全球新冠疫情形势如何?
1.准确解读,全面理解
世界卫生组织谭德赛总干事传递的信息,让大家看到了战胜新冠的胜利希望,但他的后半句话,应该更为重要,他是在强调全球各国需要继续努力实施新冠防控措施。世界卫生组织发布这一信息的主要依据是,近期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数已经明显下降。
全球新冠死亡人数按照周为单位统计,自2020年3月下旬以来,最低的是在今年5月30日、6月5日、6月13日三个统计节点,连续三周每周的全球新冠死亡人数均低于1万人,波动在8881至9374例死亡。而今年9月5日、9月12日两个统计节点,虽然相比上一周的死亡数呈现下降,但死亡绝对数仍在1万例以上,分别是11836例和10102例。
总体来说,新冠死亡人数呈现明显在下降。自今年4月18日以来,全球每周新冠死亡人数一直控制在2万例以下。而从2020年3月23日至2022年4月11日,新冠的每周死亡人数一直在2万例以上,其中60%以上的每周死亡人数都在5万例以上,最高时突破10万例。与全球五波新冠报告病例数疫情相对应的每周新冠死亡人数峰值分别是第一波2021年1月18日,周死亡数102122例;第二波2021年4月26日,周死亡数95822例;第三波2021年8月23日,周死亡数71339例;第四波2022年2月7日,周死亡数77170例;第五波2022年8月8日,周死亡数17766例。
上述数据说明,新冠对人类的死亡威胁,明显减少。
如果大家把侧重点都放在谭德赛讲话的前半句话,而忽略后半句话,目前显现赢得战胜新冠的胜利曙光,就很难在短期内变为现实。应该理解为,世界卫生组织强调的是全球各国需要继续努力做好新冠防控工作,才能尽早实现结束新冠疫情的愿望。
欧盟医管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EMA)日前表示,新冠疫情在欧洲尚未结束,呼吁欧洲各国应继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为应对新一轮疫情做好准备。
中国有句古话曰“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胜利,越要加倍努力。
2.造成一波波新冠疫情流行的主要动力
决定全球新冠疫情一波一波流行的主要动力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即:病毒变异、人群聚集和流动、环境因素。
从病毒方面来看,病毒的变异,使得其传染性、致病性和免疫逃逸能力发生了变化,这是造成新一波疫情传播的主要动力之一。
从人群方面来看,人口密集、人员聚集、人员流动频率快、流动范围广,是形成新一波新冠疫情传播的人群动力因素。
从环境来看,主要是温度、湿度和通风情况等,影响着新冠的传播流行。
全球新冠第一波疫情发生在2020年的冬季,主要原因是冬季节假日多,造成人群聚集增加和流动增加,同时环境因素又是冬季寒冷,人们聚集在密封、空气流通性不好的室内。
第二波疫情和第三波疫情发生在2021年春末夏初和秋季,主要由变异毒株Delta造成。
第四波疫情跨度较大,发生在2021年冬季至2022年春季,主要是受到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冬季节假日人员聚集增多和流动频繁、以及冬春季寒冷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五波疫情发生在2022年夏季,主要是受到奥密克戎新变异毒株的影响。
3.今冬疫情形势的三种情景
今冬新冠疫情的趋势还很难判定。不过,疫情走势有三种可能情景。
第一种情景是疫情在当前的形势下继续向好,虽然不大可能在今冬实现新冠疫情结束,但新冠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将继续下降。出现这种情景的可能性比较小,概率不到30%。
第二种情景是维持或小范围波动于当前的疫情状况,即今冬的新冠发病人数每周波动在3万至5万例,每周新冠死亡人数波动在1-2万例之间。出现这种情景的可能性存在,概率约在30%-50%。
第三种情景是今冬将出现全球第六波新冠疫情流行。出现这种情景的可能性比较大,概率约在50%以上。判断依据有三:一是当前的全球疫情形势依然处于高位水平流行;二是很快进入冬季,即使没有新的变异毒株出现,仅人员聚集和流动,加上冬季环境,就足以将当前的疫情数推向新一波流行;三是根据过去近三年的病毒变异情况来看,还不能排除出现新变异毒株的可能。
尽管出现第三中情景的可能性相对要大一些,但今冬新冠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数,估计不会很大。依据有三:一是全球疫苗接种持续向好,接种率继续不断提高;二是前五波疫情已经造成人群中最弱的那部分人死亡,剩下的部分对新冠的抗击能力相对较强;三是从过去的疫情防控中总结了经验,加上新治疗药物的应用,卫生系统更有能力应对可能发生的新一轮疫情。
三、全国疫情整体呈现稳定下降态势,何时才能全面实现社会层面清零
距离实现全面清零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疫情整体呈稳定下降趋势疫情给人类的正常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我们多希望可以早日回到那个不需要戴口罩的年月呀!2022年5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国疫情整体呈现出了稳定下降的状态,并且近一周以来,全国每天新增的本土感染者已经越来越少了,波及的范围也在进一步缩小。
目前上海,北京,天津,吉林等地的疫情是比较严重的。上海疫情整体走向非常好,新增报告感染人数持续下降,已经连续8天新增的病例低于1000例了。但与此相对的是,上海的防反弹压力非常大,有许多社区风险存在很大的波动。
北京局部地区的人群存在感染传播风险,并且有聚集性疫情以及零星散发的病例交织。天津和吉林的疫情情况与北京十分相似,但相对于北京、上海而言,这两地每日的新增病例是比较少的,还需要尽快加强检测。
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目前我国的疫情形势仍旧是不容忽视的,大家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心理,不可掉以轻心,同时我们也要坚定信心,尽快完善防御体系。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峰,在5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了,要完善常态化的监测机制,在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的城市,将会建立步行15分钟的核酸采样圈。
相信在核酸采样圈建立成功之后,我国的疫情会控制的越来越好的。希望大家都可以积极进行核酸检测,不要给祖国添麻烦,不要给防疫工作人员造成困扰。
四、现在怎么把疫情数据都关闭了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为解答群众对新冠肺炎疫情数据的有关疑问,中国疾控中心12月14日发布新冠肺炎疫情数据的专家解读,由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主任李群做出专业解答。
一、近期我们从国家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发现呈现下降趋势,和群众感知不一致,是什么原因?
答:2020年1月20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报告、预防和控制措施,这就是“乙类甲管”。其诊断分类包括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断新冠肺炎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后,需在规定时限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近期,各地出现报告数据下降,和群众的感受不一致,主要原因:一是防控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后,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除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外,其他人员以“愿检尽检”为主,全国核酸筛查人数总量下降,医疗机构报告感染者数据相应减少。二是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及疑似病例,特别是自测抗原阳性人员居家治疗,无需去医疗机构就诊,相关信息无法纳入医疗机构填报数据中。
二、为什么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相关信息?
答:当前,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实行“愿检尽检”为主的策略,许多无症状感染者不再参加核酸检测,也无需去医疗机构就诊,难以准确掌握无症状感染者的实际数量,从今天(2022年12月14日)起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但对无症状感染者继续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居家健康监测,关心其健康状况,给予相应服务。
三、下一步如何适应新形势,开展监测和报告工作?
答:继续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为主体,做好医院就诊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同时,依托全国流感样病例监测系统,开展哨点监测等多种形式的监测,加强养老机构、精神病院、福利机构、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重点机构聚集性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及时掌握疫情规模、范围、强度和病毒变异情况,研判疫情趋势,为防控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小蚂蚁医药招商资讯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