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波西肉瘤图片(口腔卡波西肉瘤长啥样)
一、卡波西肉瘤的介绍
卡波西肉瘤又称Kaposi肉瘤(KS)是一种具有局部侵袭性的内皮细胞肿瘤,典型病变表现为皮肤多发性斑点状、斑块状或结节状病损,也可累及黏膜、淋巴结和内脏器官。此病和人类第8型疱疹病毒(HHV-8)感染有关。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KS有4种不同类型:经典惰性型、非洲地方性、医源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性。
二、卡波西肉瘤是什么样的 卡波西肉瘤是什么
1、在未患艾滋病的老年人
卡波西肉瘤通常发生于足趾及腿部,表现为紫色、暗褐色斑块或结节,呈真菌样生长或浸润软组织及侵犯骨组织,约5%~10%会有淋巴结和内脏的播散。
2、伴有艾滋病的病人
卡波西肉瘤可能是首发症状,仅仅表现为隆起的紫色、粉红色或红色的丘疹或、圆形、卵圆形褐色或紫色斑块,往往先出现在躯干上部的皮肤或粘膜,可在皮肤上广泛播散,并伴有内脏损害及淋巴结转移,可能会有广泛出血包括内脏出血。
3、卡波西氏肉瘤是指人类疱疹病毒(HHV8)引起的肿瘤,又称卡波西氏肉瘤疱疹病毒。于20世纪80年代被界定为艾滋病的并发症。
三、卡波西肉瘤是什么样子的图片。
卡波西肉瘤是什么样子的?卡波西肉瘤最明显症状是皮肤上的病变,通常表现初为小丘疹,红色或紫色,可主诉烧灼、瘙痒或疼痛。随着疾病发展增大融合形成大的斑块或结节,部分似海绵状。但经典型、非洲型、医源性免疫抑制型和艾滋病相关型4种类型的患者,症状各不相同。经典型卡波西肉瘤经典型卡波西肉瘤通常表现为无痛性皮肤病灶,常位于下肢,进展缓慢长达数十年。早期损害最常见于下肢远端及手与前臂等处,呈淡红、淡蓝色、青红或紫色斑或斑块,有些可呈环形或匍行性斑片。以后增大融合形成大的斑块或结节,质如橡皮,部分似海绵状或加压缩小。可单个或几百个,大小不一,直径可达10cm以上。伴毛细血管扩张和患处肿胀,以后可发生明显的淋巴水肿,后期斑块与结节可出现于面部、耳、躯干及口腔,特别是在软腭较多见。病情缓慢进行时,可出现新结节,并渐增大,可发生溃疡,甚至坏疽。然而部分病例可出现缓解,有的损害自行消退,留下菱缩及瘢痕,伴有色素沉着。患者常自感烧灼、瘙痒或疼痛。除皮肤外,最常受累的部位是皮下淋巴结,约占全部病例的10%,表现为淋巴结肿大。10%的病例有内脏受累,胃肠道最常见,此外,心、肺、肝、肾上腺及腹部淋巴结也可受累。骨骼变化富有特征,并有诊断价值。极少数病例只有内脏损害而无皮肤表现。非洲型卡波西肉瘤非洲型卡波西肉瘤好发于非洲的儿童和年轻成人(<40岁)。非洲型该型往往比经典型卡波西肉瘤更具侵袭性,有时累及内脏、骨及淋巴结。皮损广泛,并可累及淋巴结、肝肺和胃肠等。损害可分为结节型、鲜红色型、浸润型和淋巴结病型: 1.结节型常见,可与其他类型同时存在,发展缓慢,可自行缓解; 2.鲜红色型生长快,易溃破出血或继发感染,可侵人真皮和骨组织; 3.浸润型常局限于手、足部,呈深部浸润、纤维化硬结、非凹陷性水肿,常有骨质破坏,损害发展缓慢; 4.淋巴结病型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皮肤损害可有可无,涉及的淋巴结生长迅速,预后极差。以皮肤损害为主的儿童患者,病程进展往往较慢。医源性免疫抑制型卡波西肉瘤医源性免疫抑制型卡波西肉瘤可浸润生长,其往往对免疫抑制程度的减轻或终止有应答反应。皮损广泛分布于皮肤可侵犯淋巴结、黏膜及内脏。病程进展快,但停止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皮损可自愈。艾滋病相关型卡波西肉瘤,艾滋病相关型卡波西肉瘤比其它类型更具侵袭性。本型损害分布广泛,多发生于身体上部,常见头、颈部、足底,且对称分布,50%的患者有口腔或胃肠道损害。皮损初为红色斑,周围有苍白晕,以后变成紫色或棕色斑,苍白晕消失。一般皮损较小,直径1cm左右,圆形隆起。本病进展迅速,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在有皮肤损害而死亡的病例中,均有内脏累及。自然病程不一,预后决定于艾滋病本身。
四、卡波西肉瘤的临床表现
KS最典型的发病部位是皮肤。病变过程中或起始时也可累及黏膜、淋巴结和内脏器官,有时不累及皮肤。
经典型KS特征是出现紫色、红蓝色或深棕色斑丘疹、斑块和结节,也可形成溃疡。尤其常见于肢体末端,可伴有淋巴水肿。此病一般为惰性,淋巴结和内脏不常受累。可伴有造血细胞性恶性病变。
地方性KS可有皮肤病变,病程较长。淋巴腺病型是地方性KS的一个亚型,见于非洲儿童,进展快速,具有高度致命性。
医源性KS相对常见。发生在实性器官移植或免疫抑制治疗之后数月或数年。
AIDS相关性KS为侵袭性最强的KS。皮肤病损最常见于面部、生殖器和下肢。常见口腔黏膜、淋巴结、胃肠道和肺受累。
小蚂蚁医药招商资讯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