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适应行为障碍
一、适应障碍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疾病别名 4疾病代码 5疾病分类 6疾病概述 7疾病描述 8症状体征 9疾病病因 10病理生理 11诊断检查 12鉴别诊断 13治疗方案 14预后及预防 15流行病学附: 1治疗适应障碍的穴位 1拼音
shì yìng zhàngài
2英文参考Adjustment disorder
3疾病别名适应性障碍
4疾病代码ICD:F09
5疾病分类精神科
6疾病概述适应障碍是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的人格缺陷,产生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以及适应不良行为(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和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慢性心因性障碍。其病程往往较长,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发生改变后起病。事过境迁,***消除,或者由于经过调整形成了新的适应,精神障碍随之缓解。
7疾病描述适应障碍是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产生的、短期的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变化等。但并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典型的生活事件有:居丧、离婚、事业或变换岗位、迁居、转学、患重病、经济危机、退休等。
8症状体征本病的发病多在应激性事件发生后1~3个月之内。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以情绪和行为异常为主;常见焦虑不安、烦恼、抑郁心境、无能力感,胆小害怕、注意力难以集中、惶惑不知所措和易激惹等。还可伴有心慌和震颤等躯体症状。同时可出现适应不良的行为而影响到日常活动。病人可感到有惹人注目的适应不良行为或暴力冲动行为出现的倾向,但事实上很少发生。有时患者发生酒或药物滥用。其他较为严重的症状,如兴趣索然、无动力、***缺失(anhedonia)和食欲缺乏等则罕见。有报道指出,临床表现与年龄之间有某些联系:在老年人可伴有躯体症状;成年人多见抑郁或焦虑症状,在青少年以品行障碍(即攻击或敌视社会行为)常见;在儿童可表现退化现象,如尿床、幼稚言语或吮拇指等形式。
患者的临床相可有占优势的症状群,也可以混合症状群出现。下列诸类型可供临床工作中参考(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1994):
1.焦虑心境的适应障碍以神经过敏、心烦、心悸、紧张不安、激越等为主要症状。有关焦虑性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withanxiety)的病例报道不多,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担心害怕、神经过敏、颤抖,可伴有心悸、窒息或喘大气后感觉舒服一点,坐立不安、出汗等。
2.抑郁心境的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withdepressedmood)为成年人较常见的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心境不良、对生活丧失兴趣、自责、绝望感、哭泣、眼泪汪汪、沮丧,严重时可有自杀行为。但比重度抑郁为轻。常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3.品行异常的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withconductdisturbance)多见于青少年,主要表现为对他人权利的侵犯或对社会准则和规章的暴力行为,品行异常的表现有不履行法律责任,违反社会公德;如:逃学、矿工、打架、斗殴,毁坏公物、粗暴对人无礼貌,乱开汽车、偷窃、离家出走、过早的性行为,打架和饮酒过量等。
4.情绪和品行混合的适应障碍情绪和品行混合的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withmixeddisturbanceofemotionandconduct)临床表现既有情绪异常,也有品行障碍的表现。对这类患者的诊断要谨慎。
5.混合型情绪表现的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withmixedemotionalfeatures)表现为抑郁和焦虑心境及其他情绪异常的混合综合症状,从症状的严重程度来看,比重度抑郁和焦虑症为轻。如有些青年入伍或求学从家中离开父母后,出现抑郁、矛盾、发怒和明显依赖表现。
6.未分型的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unspecified)这是不典型的适应障碍。如表现为社会退缩而不伴有焦虑或抑郁心境。
(1)躯体性主诉的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有躯体主诉,如疲乏、头痛、背痛、食欲缺乏、慢性腹泻或其他躯体不适等,患者既不找医生诊断也不顺从治疗;体格检查无相应阳性体征,其他检查均正常。
(2)工作抑制的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突然难以胜任日常工作和学习,工作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不佳,工作学习能力减弱。严重时不能进行日常工作,甚至不能学习或阅读资料。也称为能力减弱型。
(3)退缩型的适应障碍:表现为孤独、离群、不参加社会活动、不注意个人卫生、生活无规律,在儿童表现为尿床、幼稚语言或吮拇指等形式。患者一般无焦虑抑郁情绪,也无恐怖症状。
适应障碍症状表现多种多样。起病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1个月之内,除长期的抑郁性反应外,在应激源和困难处境消除后,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
9疾病病因本障碍是个人对生活改变或应激性事件(如丧偶、出国、移民、参军、退休等)不能适应,而持续处于情绪障碍和不良适应行为的一种异常状态。由于对同样的应激源许多人都能顺利处置,无任何异常反应,而病人却出现精神障碍,说明个人的易感性对适应障碍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尽管如此,仍需肯定如果没有应激源,也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1.心理社会因素生活环境和家庭的变迁,人际关系恶化,工作和学业受挫,亲友死亡等,某些因素还带有特定的时期如新婚期,毕业生求职,离退休后适应新的生活规律等。
2.个性因素对于同样的应激源许多人都能顺利处置,无任何异常反应,而病人却出现精神障碍,说明个人的易感性对适应障碍的发生有重要作用,但应该肯定如果没有应激源,也就不会发生适应障碍。另外社会适应能力欠佳,应付方式生硬和单调及个体遭受应激时的生理状况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也易产生适应障碍。
10病理生理1.应激源引起适应障碍的应激源可以是一个,如丧偶;也可以是多个,如事业上的失败和亲人伤亡接踵而来。应激源可以是突然而来,如自然灾难;也可以是较慢的,如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不融洽。某些应激源还带有特定的时期,如新婚期,毕业生寻求职业,离、退休后适应新的生活规律等。应激源的严重程度不能预测适应障碍的严重程度,还要看应激源的性质、持续时间的长短、可逆性、处境和个体性格特征等方面的情况(GelderM,1996)。例如面对明显作用的重大应激源,像被扣作人质,遭受恶劣的非人道待遇,此时情绪或行为方面的障碍则难以避免。还有青少年的脆弱性,对应激源的体验较深,也是危险因素之一。适应障碍也可发生于一个集体,如学校、自然灾害人群等。
2.个性心理特点在同样的应激源作用下,有的人适应良好,有的则适应不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表现适应障碍。这就有理由推断患者病前个性心理特征(即人格)起著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个体的脆弱性特点,应激源的强度并不很大,便有可能引起适应障碍。这种个体不同的脆弱性部分可能与既往生活经验有关(GelderM,1996)。所以,适应障碍发生与否,要同时权衡应激源强度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的因素。
11诊断检查诊断: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一种主观痛苦和情感紊乱状态,常妨碍社会功能,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应激事件(应激源)的适应期发生,这些改变或事件包括重大的个人发展方面的变化(上学、初为人父母、未能达到个人的理想目标、退休等),或可能影响个人社会关系完整性的事件(居丧、离别体验),或影响社会支持系统及价值系统的事件(移民或难民状态)。但需指出,个人素质或易感性在发生本症的危险性乃至表现形式方面也起重要作用。本症的表现多种多样,包括抑郁、焦虑或烦恼,感到对目前处境无从计划、不能应对、难以坚持,处理日常事务也有缺陷。常伴有情感和品行障碍(尤其青少年)。病程至少1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
诊断适应障碍应注意评价以下关系:症状的形式、内容、严重度;既往病史和人格特征;应激性事件、处境或生活危机;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如果没有应激就不会出现障碍。但是不少精神障碍都可能有应激诱因,所以不能视应激的存在为诊断依据,如果因正常沮丧反应就诊,而且出现的反应在个人所在文化中是恰当的,且持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则不诊断适应障碍。确诊主要看临床表现:
1.有明显的应激源作为诱因,特别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情绪和行为异常多在应激源发生后3个月内出现。
2.应激源和患者的人格起著同样的作用,即无应激源时患者一直精神正常,而相同的应激事件其他人都能顺利处理同类事件,说明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3.情绪障碍为主,有明显的苦恼同时有适应不良行为和生理功能障碍。
4.精神障碍妨碍影响社会功能。
5.应激源消失后,症状不应持续存在超过6个月,长期的抑郁反应也不超过2年。
6.除外失恋或沮丧引起的情绪异常,这属于正常心理反应。
7.症状表现不足以诊断其他类型精神障碍。应该注意的是,对青少年确诊时,要多加考虑和分析。
实验室检查: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当出现其他病症,如感染等,实验室检查显示其他病症的阳性结果。
其他辅助检查: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辅助实验室检查,当出现其他病症,辅助实验室检查显示其他病症的阳性结果。
12鉴别诊断1.急性应激障碍适应障碍与急性应激障碍同属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两者在病因方面难以说明孰轻孰重。主要鉴别在于临床表现和疾病过程;急性应激障碍有异乎寻常的应激事件,发病迅速,症状多在数分钟到数小时之内充分发展。以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为突出表现,而不是以情绪和行为异常为主。此外,可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不能完全回忆。整个病程缓解也快,一般为几小时至1周之内。
2.创伤后应激障碍本病与适应障碍虽都不是急性发病,但在临床症状上有可鉴别之点。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为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并伴有错觉或幻觉。同时可有睡眠障碍、易激惹或惊跳反应等持续性警觉性增高症状。还可有持续的回避,极力避免回想或参加引起痛苦的经验或回忆,甚至不愿与人接触。
3.重度抑郁症适应障碍与抑郁症的鉴别在情绪上有时难以分清,这需要有临床的实践经验,并无绝对的鉴别标准。一般讲,抑郁症的情绪异常较重,并常出现消极念头,甚至有自杀的企图和行为。整个临床相有早晚变化。从病程来看可循环发作,不少病人还有躁狂相发作。
4.焦虑症主要是与广泛性焦虑症的鉴别。本病不仅病程较长,且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系统失调症状,睡眠障碍也很突出。病前往往无何值得重视的强烈的应激源可寻。
5.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在适应障碍发病上不可忽视,人格障碍是适应障碍发病的重要因素,但不是临床相的显著表现。实践中可见人格障碍能被应激源加剧,但人格障碍早在幼年时期即已明显,应激源不是人格障碍形成的主导因素。患者并不为人格异常所苦恼,而基本上持续到成年甚至终生。在此也要指出,人格障碍患者出现新的症状,符合适应障碍诊断标准时,两个诊断应同时并列,如偏执性人格障碍和抑郁心境的适应障碍。
6.躯体疾病引起的情绪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病人因为这些症状如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等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此时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状态,要同适应障碍鉴别。
7.神经症表现为焦虑、抑郁、强迫、恐怖等症状。同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睡眠障碍也很突出,且病程长,往往无强烈的应激源可寻。
13治疗方案1.基本要点
(1)心理—环境治疗:这是应激相关障碍的主要治疗之一,应尽可能去除精神因素或脱离引起精神创伤的环境,转移或消除应激源。通过疏泄、解释、支持、鼓励、指导等,帮助病人摆脱痛苦,认识疾病,面对现实,配合治疗,提高适应能力。
(2)药物治疗:对适应障碍的病人药物治疗不必作为首选的方法,但对情绪异常较明显的患者,为加快症状的缓解,可根据具体病情酌情选用抗抑郁药或苯二氮卓类等抗焦虑药。对焦虑、恐惧不安者,可使用抗焦虑药;对抑郁症状突出者,可选用丙米嗪、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药;对有妄想、幻觉、兴奋激动者或出现冲动行为威胁到自身或他人安危时,可给予短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症状消失后可继续服药数周再停药。以低剂量、短疗程为宜。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治疗应继续进行,特别是对那些恢复较慢的患者,更为有益。
(3)电痉挛治疗:严重消极自杀企图者或兴奋躁动者,可作电痉挛治疗2~4次。
(4)支持治疗:如对不能主动进食或进食量少的病人,应注意补充营养、饮水或输液。
2.心理治疗当应激源消失后,而情绪异常仍无明显好转,则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除与患者交谈外,更应帮助他们如何解决应激性问题,也可让他们发泄一下情绪,这对改善社会功能有积极作用。对青少年的行为问题,除个别指导外,还要进行家庭治疗,定期进行心理咨询是必要的,给予鼓励,再保证建议和环境重新安排等具有支持治疗的作用。
(1)危机干预:当个体遭到社会心理应激因素的冲击,其心理稳定性受到破坏而出现心理危机时,危机干预就是从心理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使症状得到立即缓冲和持久的消失,使心理功能回到危机前水平,并获得新的应付技能,以预防将来新的危机发生。
(2)认知行为治疗:应激源消失后,患者情绪行为异常仍无明显好转时需要进行认知行为治疗。任何对应激产生的情绪和行为改变都受思维过程的控制,不良的认知导致不良的情绪,以致产生不良的行为,因此认知行为治疗通过矫正患者的思想、信念和态度,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认知行为疗法可分3个步骤:①找出与不良行为有关的错误认识;②寻找证据,论证这一认知的错误;③分析错误认知的根源,帮助病人重建认知。
(3)支持性心理治疗:当应激源停止后支持性心理治疗是最常用的一种,这对适应不良的行为和改善社会功能有积极的作用。
需要指出,人的需要与个性特点是形成精神应激的内部条件。人们面对同一外在客观世界,由于反映方式不同,可形成了不同的内心世界。例如有的人感知世界认为充满爱心,而有的人感知世界认为充满敌意;有人心直口快,有人城府很深。对满足需要的具体行动,有的人犹豫不决,自我克制过多;有的人说干就干,不顾行为规范。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利害关系的辨认,有人当机立断,有人充满内心冲突,结果造成精神应激或焦虑状态。面对失败,有人自责自咎,有人怨天尤人,进而有的人心潮起伏,有的人泰然处之。因此治疗时既要尽量消除应激事件的影响,也要注意改造对个性特征有重要影响的个人价值观及其应激障碍。如果个人存在过高的内部需要和愿望,在此背景上形成不够恰当的价值观,养成对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个性特征,由此产生特殊的认知、情绪反应与行为方式,可以成为应激相关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治疗使认知方式与价值观转变,可以继而引起情绪与行为反应转变。以转变价值观为主要目的的认知心理治疗,在减缓应激与防治相关疾病方面,具有治本的效果。转变价值观的正确途径是使个人的价值观更加接近客观实际,更好适应社会生活。总之,对于完美主义、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以及在这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必须通过心理治疗予以矫正。
(4)以道家学说为治疗哲理的心理治疗:
①我国的道家处世养生法可有助于减缓精神应激。道家有自成体系的处世养生哲学,与儒家思想长期并存。道家处世养生法作为一种价值观,对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与心身疾病的认知心理治疗,有较好效果。道家处世养生法经杨德森教授整理,有以下4条原则:
第一,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只作利己利人利天下之事,不作危害自己、他人与社会的事。为而不争是要求自己尽力而为,量力而为,不与人争,不与人攀比,不嫉能妒贤,就可大大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窝里斗”的现象。
第二,少私寡欲,知足知止:降低利己私心与过高的争权争名争利欲望,制定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为社会与个人的奋斗目标。不安排过多任务,对人对己不作过高要求,有所不为然后有所为,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第叁,知和处下、以柔克刚:海纳百川、水容万物、求同存异、百花齐放。
第四,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预测进程、预知结局、因势利导、游刃有余。不倒行逆施、不强迫蛮干、不揠苗助长、不急于求成、在危机面前作好出现最坏情况的精神准备,寻求不坏的结局。
②道家处世养生法认知心理治疗,有A、B、C、D、E5个治疗程序:
A.探索应激源,由病人陈述生活经历,遭遇的生活事件或精神创伤,求医时存在的精神痛苦与躯体不适。
B.通过价值观量表,评估病人的价值观,即对人生、名誉、权利、地位、财富、爱情、健康等的评价与个人的追求。
C.评估病人应对生活事件所常采用的方法、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失败的教训,如走极端、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D.介绍道家处世养生法的几个基本原则,让病人对照自己的A型性格与行为,失败的应对方式,重新思考和定位。
E.通过1个月至半年的治疗,客观评定疗效。
总之,通过集体宣传与个别谈心,针对病人的生活事件、心理冲突、性格特征与失败的应对方法,共同寻找摆脱心理危机的出路。在认知治疗时,应列出失败的认知方式,寻找新的认知方式,接受道家处世养生法的价值观,反复练习,不断解决生活中遭遇的生活事件,达到重新适应生活、回归社会和促进精神健康的目的。
14预后及预防预后:只要给予适当治疗,临床实践显示预后良好。当应激源消失后,一般几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即可恢复正常。有报道指出,青少年比成年患者病程要稍长些,并有伴发自杀行为者。还要注意这些青少年来门诊时有无物质滥用或依赖问题。对那些数年不愈的患者,应考虑应激源是否未完全消除,并仔细深入接触,观察有无其他精神障碍未被发现的可能。
预防:躯体无疾病,心理无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内外公认的“全面健康”叁要素。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是人们智力发展和脑功能健康的重要标志,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社会适应”是指具备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在纵横交错的人类群体中,能应付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具备处理和适应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以学生社会适应障碍为例,预防的对策有:
1.说服教育法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是以道德认识为基础的。因此,要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就必须从提高道德认识,判断和评价水平为突破口。如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自觉性差的现象,其根源之一是学习目的性不明。不管是学校还是在家里,只要一提到学习、做作业,思想上就产生一种惰性心理,行动上就出现怕学习,不想做作业、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等行为。因此,我们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状态及特点,恰当地运用说服教育的方法,晓之以理,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克服头脑中的错误或模糊的认识,达到强化学习目的性教育的目的。
2.情境熏陶法和谐民主的教育或教学情境是培养受教育者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方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方式的和谐民主的教育情境。如创设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情境;教学中的愉快、成功、求知、勤思、民主的氛围;个别谈话时要尊重、期望、鼓励、严格要求的情境等等。从而在和谐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使受教育者能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维成果和感情,克服胆怯、担心、怕说错受批评等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勇敢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心理的勇气。
3.情境感染法情绪和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中,施教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经常发生感情的沟通,有意、无意地受到情绪感染。施教者力求把自己健康、愉悦、生动的情感、言行去感染自己的教育对象,使其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如一次表扬;一次成功的个别谈心;一次主题鲜明的活动等等,都会使受教育者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动之以情"的教育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兴趣爱好和求知欲等积极心态,又有利于相互间心理距离的缩短,使其在能保持稳定而持久的情感,做到专心、积极、主动、认真等。
4.意志磨炼法各种心理品质的培养都是自觉参加社会实践的结果。也是在与困难作斗争中磨炼出来的。因此,磨炼意志品质,显得极其重要。一是要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能够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能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二是要参加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观念,服从集体意志,在活动中逐步养成自制、坚强、刚毅、果断的意志品质,纠正犹豫、盲目、执拗、鲁莽、顽固的不良品质,提高自己的意志水平
5.心理教育法这是提高心理素质的基本形式,其最终目的是保护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内容不仅是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还要矫正心理困惑的认识结构。必须通过座谈,了解对心理保健知识的掌握、要求和问题,通过调查测试,分析受试者的心理障碍、偏异情况,然后讲知识、讲保健,共同对心理问题进行剖析交流、专题讨论,以联系实际进行心理健康与修养的教育。
6.心理咨询法这是帮助受询者克服在人生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使他们能适应社会生活,处理好人际关系,顺利完成社会角色转移。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要给予信任,给予理解,给予换位(即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还要动之以情,要遵循聆听(让受询者宣泄)、保密(有些深层内容要绝对保密)、疏导(对其提出的特殊问题作面对面的指导)原则。相互信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咨询过程是双方情感和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这样方能取得消除精神压力,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5流行病学患病情况:国外认为本病较常见,尤其在会诊联络精神病学中,但无精确的统计数据。美国Iowa的一篇报道,在收入精神病机构的2699例患者中,有5%以适应性反应(adjustmentreaction)作为工作诊断(workingdiagnosis)。有的学者将适应障碍视为暂时性诊断。
任何年龄皆可发病,但多见于成年人。患者中男女两性无明显差异;也有报道在成年人中以女性多见,女男之比约为2∶1(GelderM,1996)。
治疗适应障碍的穴位傍光俞,关节腔狭小而呈裂隙状,周围有坚强的韧带附着,以适应负重。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骶结节韧...
膀胱俞,关节腔狭小而呈裂隙状,周围有坚强的韧带附着,以适应负重。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骶结节韧...
眼枢、特别是它的高级部分。与视觉有关的其它现象:暗适应和明适应:人从亮处进入暗室时,最初看不清楚任何东...
子宫,腹泻,现代又多用气穴治疗肾炎,膀胱麻痹,性机能障碍,子宫脱垂,肠绞痛,尿路感染,遗精,阳痿,***痛...
睛明二、适应性障碍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适应性障碍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适应性障碍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适应性障碍是人群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一般是因环境改变、职务变迁或生活中某些不愉快的事件,加上患者的不良个性,而出现的一些情绪反应、及生理功能障碍,并导致学习、工作、生活及交际能力的减退。此种心理障碍常见于入伍新兵、大学新生、移民或灾民之中。
症状发生
研究证明,适量的刺激对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是有益的,但过多、过强、过长的心理压力或刺激可影响人的心身健康,如致心因性精神障碍、心身疾病、神经症以及诱发或加剧内因性精神病或躯体疾病。适应性障碍是指遭受日常生活的不良刺激,又由于具有易感个性,加之适应能力差,导致适应性障碍。其主要表现为,以出现情绪障碍为主,伴有适应不良的行为或生理功能障碍,而影响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习、工作、生活及人际交往等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适应性障碍是人群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一般是因环境改变、职务变迁或生活中某些不愉快的事件,加上患者的不良个性,而出现的一些情绪反应、及生理功能障碍,并导致学习、工作、生活及交际能力的减退。此种心理障碍常见于入伍新兵、大学新生、移民或灾民之中。
障碍表现
适应性障碍的主要表现:
1、抑郁:考上大学的激情荡然无存,对一切不感兴趣,自卑、自责,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
2、焦虑:紧张不安、心慌气短,无所适从。
3、行为障碍:新生中出现旷课、迟到、早退、逃学、寻求刺激等。
4、躯体不适:腰酸背痛,肢体麻木,消化不良等。
5、社会性退缩:逃避现实,独来独往,学习成绩下降,效率低下,学习能力抑制,生活能力减退,回避社交活动。
临床特征
一般是在环境改变(如移民)、地位改变(新工作岗位)、突发事件(患病、离婚、丧偶)等情况下,个体不能适应新的情况而出现的心理障碍,表现以情绪障碍为主,也可伴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一般成人以情绪障碍多见,而青少年则以品行障碍多见。在儿童可表现退化现象,如尿床、幼稚言语或吸拇指等形式。症状出现通常在应激事件或生活改变后一月之内。病人一般有个性缺陷,心理障碍持续时间在半年以内。临床上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以情绪障碍突出表现的适应性障碍:多见于抑郁者,表现情绪低落、沮丧、失望、对一切失去兴趣,也有以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心悸、呼吸不畅等为主。
(2)以品行障碍突出表现的适应障碍:多见于青少年,表现为侵犯他人的权力或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如逃学、斗殴、破坏公物、说谎、滥用药物、酗酒、吸毒、离家出走、过早开始性行为。
(3)以躯体不适为突出表现的适应障碍:患者可以疼痛(头、腰背或其他部位),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或其他不适为突出,而检查又未发现躯体有特定的疾病,症状持续不超过半年。
(4)以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为突出的适应障碍:患者原来工作学习能力良好,但出现工作能力下降,学习困难。
(5)以社会退缩为主的适应障碍:患者以社会性退缩为主,如不愿参加社交活动、不愿上学或上班、常闭门在家,但不伴抑郁或焦虑。
基本分类
儿童适应障碍
实际上适应问题一直贯穿着整个儿童期,他们两三岁就离家上托儿所,以后又去幼儿园,然后上学,上学后又面临着考试、评三好学生、选班干部等问题,有时又会因为莫名其妙地“犯错误”而受到批评,这些都会给适应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儿童造成问题,有些父母让孩子中途转学,让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等,也会使孩子感到紧张和压力,而一些更严重的情况如父母感情不和、离婚、亲人死亡或受虐待更会造成儿童严重的适应障碍。
儿童适应障碍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可能出现躯体化的症状,如腹痛、恶心或者头痛、呕吐等;也可以表现为对父母的反抗,对他人的反抗和敌意,显得冲动,好斗等;有的孩子则出现拒绝上学或逃学、离家出走现象;也有的孩子会出现强迫、焦虑行为;最严重的情况是孩子产生抑郁情绪和轻生念头,甚至产生自伤自杀行为。
虽然表现各异,但这些表现都是因为孩子对新环境、新情况,以及各种生活事件的不适应造成的。孩子产生了程度不等的心理应激,本来平静的心境被搞的震荡起伏,内心环境的平衡被打破了,他们感到紧张、焦虑和恐慌不安,他们的心理应激很容易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孩子的个性不同,所在家庭环境的宽容程度和教养方式不同,也就使得孩子对应激的反应方式各不相同,这就出现了上述各种各样的适应障碍。
其实,遇到新环境、新情况或遭遇挫折时,孩子都会做出本能的适应努力,这时只要家长对孩子充分理解和宽容,以更积极和更耐心的态度加以疏导,让孩子以适当的方式充分表达其内心的苦闷和烦恼,或事前能够给予孩子一定的心理准备,都会使孩子降低心理应激强度,增强适应能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会做出新的调整,给自己重新定位,从而最终适应变化了环境。这时,孩子获得了新的平衡,脸上又会绽开灿烂的笑容,父母的担心和忧虑也就告一段落。
大学新生适应性障碍
适应性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也可伴有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大学新生适应性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情绪障碍,高中阶段的那种奋进精神和激情消失殆尽,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出现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有些自认为考得不好或录取学校不理想的同学还会产生自卑、自责的心理。
二是焦虑倾向,面对新生活,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情绪紧张不安,心烦意乱,也可有心悸、呼吸不畅症状。
三是社会性退缩,不愿融入新的集体,逃避现实,躲避社交活动,怕与陌生人交往,习惯于独来独往,闲暇就喜欢闭门独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在这种退缩和孤独中减退。四是行为障碍,会出现一些违反校纪校规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如逃学、旷课、迟到、寻求刺激等,而其中许多人在高中阶段则很少出现这种不良行为。五是躯体不适,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腰酸背痛、肢体麻木、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
如果遭受不良生活刺激,又具有易感素质,加之适应能力差,便可导致适应性障碍的发生。针对大学新生而言,诱发其适应性障碍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个体心理素质不良和环境变化两个方面。具体的因素因人而异,如:升学既定目标未能实现、对新学校感到失望、对新的学习方式或管理方式不适应、远离亲人得不到亲情的'抚慰、原有的优势丧失(如高中阶段处处“冒尖”,但天外有天,进大学后却在某些方面逊于他人)、城乡学生巨大的文化差异、贫困生的经济压力等均会使刚进大学校门的新生产生心理落差,如果调节不当,不能及时排解内心的不良情绪,便会产生心理偏差,继之则会形成心理障碍。
适应性障碍在大学新生中较普遍,但大部分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排解,一般多在半年内慢慢消除。为了将其消极影响降低至最低限度,新生入学前,家长或老师要给予这方面的指导,防患于未然,尽可能避免产生适应性障碍;入学后,学校要对新生给予更多的温暧,提供必要的帮助,家长则需经常与子女保持书信或电话联系,使其获得更多的感情慰藉。但如果适应性障碍症状比较明显,则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视情况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疗法及行为治疗,并可适当服用一些镇静安神类的药物,以调整情绪,促进睡眠,消除躯体的不适,同时要定期去进行心理咨询,直至正常为止。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症状,则还需要配合进行药物治疗。
再婚性适应障碍
无论是离异还是丧偶的人,再婚是理所当然的。大多数再婚的人,婚后都能适应夫妻生活,甚至是十分和谐美满,但确有一些人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这种不适应不仅反映在家庭人际方面,更主要的是反映在新婚夫妻的性生活方面。
有这样一位青年妇女,丈夫去世不久,出于生活需要,半年后再婚。她对新丈夫各方面都比较满意,新丈夫也比较疼爱她,可以说不次于前夫。但当他们过性生活时,她总有说不清的难受和别扭。一到晚上,灯一闭,眼一合,前夫的形象就出现在眼前。新夫的性欲比较强,两三天就有一次性要求,而且每次都持续半小时左右。她想拒绝,但办不到,于是只好忍受着折磨,丝毫乐趣也谈不到,甚至产生厌烦之感。她处在一种欲进不能,欲罢不得的状态下,非常痛苦……
类似的例子很多,不仅是妻子,丈夫时而也有如此不适应的反应,很影响夫妻的感情,使一方产生很大的误解,但又不好解释清楚。有时,从本心讲是想尽量适应,但意不由己。
上述现象,称之为“再婚性适应障碍”,是纯心理因素造成的,这就如同有些从旧居搬入新居的人一样,房子虽好,就是住着不舒服,为此产生焦虑和抑郁的人不少。
怎么解决这类适应障碍,一般有两条出路:一是设法与新配偶从思想认识上沟通;二是解决个人的心理困扰。但为了不影响感情,避免引起对方的误会,通常以排除个人的困扰为主。
所谓的困扰,自然是起自前后配偶的对比问题。还以上面那个妇女来谈:她的前夫是个科技人员,比较内向,也比较固执,但对妻子的感情细腻,很体贴。在性生活方面要求淡些,而且做爱的时间也短。而后夫是搞文艺的,人外向,是个乐天派,感情丰富但粗扩。性之所至欲纵难收,不过对妻子还是十分满意十分爱的。二人相比之下,她更喜欢后夫这种性格。
为什么她更喜欢后夫却不能在性生活方面与之和谐呢?这中间既存在过去与现在的性生活模式问题,又存在某种心理上的对前夫的愧疚问题。很显然,前后两个丈夫的性模式是有差距的,这差距需要通过与现夫的长期相处才能适应。通常再婚者,无论是男方女方都不愿主动甚至是在被动的情况去透露与前配偶之间的性问题。因为这会给自己与对方带来尴尬和不愉快,更有回忆或缅怀之嫌。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采用非语言性的沟通。再婚夫妇都应在结婚之初去熟悉对方的性习惯,并尽量主动去适应对方。本例中这位丈夫可能是大外向了,以为对现妻的爱就是频频的性生活,殊不知妻子既往性生活是平淡的,那么他就应该改换爱的方式,或减少性生活的频率,通过慢慢地带动诱导,最后达到和谐的目的。
至于这位再婚的女性,首要的是调整心理状态:有没有必要去愧疚呢?一个青年丧偶的人,再婚是必然的人生之路,既是再结婚,就会再有性生活,这种思想准备,在重新寻找配偶时就该有充分的心理酝酿,这位女性可能在这方面想得少了些。
按一般规律,离异者再婚后出现的性不适应要比丧偶者好得多。因为离异大都是感情创伤,离异者不可能有什么愧疚的想法,而丧偶多为感情的流连。当然这也和从独居到再婚的时间长短有关。
爱人的死亡是人们最痛苦的一件大事,尤其是急性死亡(如急症或意外)。由于没有准备,所以不可能有像“久病床前”那样厌倦疲惫的心态。配偶的死亡,在慢性疾病情况下,在弥留之际,通常都会劝说健在者,在他(她)死后重新安排其婚姻生活,这对以后的未亡人来说是有相当安抚作用的。可是本文例中妇女的丈夫是急性病身亡的,不仅没有留下任何遗嘱,而且却说了:“今生今世我只爱过你一个人。”拉着妻子的手咽下最后一口气。请想这位再婚妇女能不有愧疚的心理吗?其实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此。当现夫要求同房时,她脑中必然浮现出当年与前夫相聚时的种种情景,这对她的性生活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干扰因素。改嫁和“从一而终”的观念有着矛盾冲突,这对丧偶再婚的妇女是个不太好过的“关”。
在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时,主要的是消除旧观念,一定要面对现实,既然决定再嫁,就要对现爱人负责,不能旧情难忘,要把过去对前夫(妻)的爱转奉给现夫(妻)。当同房时,要更多地想到你只属于现在和未来,而不属于过去;要属于活着的人,而不属于死去的人;要属于现在爱你的人,而不属于过去曾爱过你的人。
为清除对前夫(妻)的流连回忆,建议再婚者,与配偶同房时,不妨在事前多做爱抚行动,加强对现配偶的印象和感受,在充分适应对方的性兴趣同时,也应即兴的表达个人的性爱好。再婚之初,彼此都会考虑到对方的状态,从而相应地改变过去的习惯模式。如果出于不好意思,尤其是女方,往往勉强顺从现夫的需要,一再迁就,势必出现不适应的障碍,等到新婚期已过,再想改变就会困难重重。
目前,婚姻登记处,只对未婚男女进行婚前性教育,而对再婚男女没有任何相应的措施。也许行政部门以为,“他们已经是过来的人了”,因而忽视了他们实际上也存在着的各种困惑问题。因此,面对这类困惑,也应对再婚者进行婚前再教育。
治疗方案
(1)心理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可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认知疗法,也可用精神疏泄疗法等,必要时定期心理咨询。
(2)药物治疗:对抑郁、焦虑明显者可酌情使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物。
相关报道
成小学生易患"适应性障碍"
本报在6月8日以《没妈陪读,女童说啥不上学》为题,报道了于洪区彰驿镇的9岁女童小凡,因为没有母亲陪着,不愿上学的事。医大二院心理门诊的王旭梅主任为小凡确诊为“适应性障碍”,许多家长打来电话询问,“适应性障碍”是什么病?什么样的孩子会患上这种心理疾患?6月13日,记者再次采访了王主任。小学生易患“适应性障碍”
据王主任介绍,大约有30%—40%的孩子进入小学一年级后,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很不适应,医学上把这种心理上的“水土不服”称为“适应性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也可伴有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如果这种不良的现象不能及时得到缓解和消除,孩子就会出现退缩、厌学、孤僻、焦虑或羡妒及攻击性行为等偏差。
该院曾接治一例病例,小学女生赵某某,父母离异,她跟着母亲生活。母亲对她有着过高的要求,总希望她成才,使孩子对学校有恐惧感。于是,孩子每天上学都被妈妈强拽着才进校,每天都是这样上学。
王主任介绍说,对于这种孩子,家长要给他们描述一个客观、事实的小学形象。学校教师也要特别关注这样的学生,在班内多与孩子交流沟通,让其他孩子主动地与她一起活动、玩耍,努力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尽快地适应班级集体的生活。
爱表现也有“问题”
还有一个病例,某小学男生于某某,从小聪明伶俐,非常可爱,但自控能力较差,喜欢表现自己。他的父母也是教师,平时很注重孩子个性的发展,常让他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孩子张扬的个性。经常在上课时,老师的问题还没问完,他就一下回答出来了,大家把目光转向他时,他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
王主任说,这类孩子有独特的个性以及敏捷的思维方式,是非常难得的。但要让孩子明白,在学校学习需要一定的规则,不能还像在家里时一样随意,老师的眼光看到的不只有你。另外,小学生在课堂常常用大量的时间倾听教师的讲课,四肢则相对处于一种闲置的状态,一些好动的孩子们便出现一些令教师头痛的纪律问题,如有些学生拿着一枝笔或一块橡皮玩得津津有味;有的有说有笑;有的甚至站起离开座位……对此,学校可以合理地引进游戏等活动,减缓孩子们学习的紧张程度,使他们好动的本性得到再次满足,也可化解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难题。
大人间的关系不要强加给孩子
有一个特别要强的母亲,无论在工作上,还是持家上都比孩子的父亲能干,她常常在孩子面前贬低孩子的父亲,使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认为父亲一无是处。孩子认为“母亲是自己的骄傲,并要做母亲那样的人,”因此对母亲崇拜有加,而对父亲冷眼相对。父亲在孩子的受教育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这个病例中,这名小患者因与母亲过于亲密,他虽然是个男生,行为举止却像个女孩子一样。
对这种孩子,家长要非常注意,尤其是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互相贬低对方,要培养孩子学习父母双方的优点和长处,使孩子健康成长。
;三、什么叫适应行为障碍
详细的可以查看百度百科哦。链接如下:
http://baike.baidu.com/view/1009110.html?wtp=tt
适应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
疾病概述:适应障碍是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的人格缺陷,产生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以及适应不良行为(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和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慢性心因性障碍。其病程往往较长,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发生改变后起病。事过境迁,刺激消除,或者由于经过调整形成了新的适应,精神障碍随之缓解。
疾病描述:适应障碍是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产生的、短期的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变化等。但并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典型的生活事件有:居丧、离婚、事业或变换岗位、迁居、转学、患重病、经济危机、退休等。
症状体征:发病多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后的1-3个月内出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抑郁心境、焦虑或烦恼,感到不能应对当前的生活或无从计划未来、失眠、应激相关的躯体功能障碍(头疼、腹部不适、胸闷、心慌),社会功能或工作受到损害。有些患者可出现暴力行为,儿童则表现为尿床、吸吮手指等。
以抑郁为主者,表现为情绪不高,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自责、无望无助感,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变化和体重减轻,有激越行为。
以焦虑为主者,则表现为焦虑不安、担心害怕、神经过敏、心慌、呼吸急促、窒息感等。
以品行障碍为主者,常见于青少年,表现为逃学、斗殴、盗窃、说谎、物质滥用、离家出走、性滥交等。
儿童适应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尿床、吸吮设置等退行行为,以及无辜腹部不适等含糊的躯体症状。
疾病病因:发病往往与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个体心理素质、心理应对方式等有关。典型的生活事件有:居丧、离婚、事业或变换岗位、迁居、转学、患重病、经济危机、退休等。
四、适应障碍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适应障碍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主要以情绪障碍为主,如抑郁、焦虑,也可以适应不良的品行障碍为主。
这与年龄有一定联系:如成年人多见情绪症状,焦虑、抑郁以及与之有关的躯体症状均可出现,但达不到焦虑或抑郁的诊断标准;青少年以品行障碍为主,如侵犯他人的权益或行为与年龄不符,如逃学、偷窃、说谎、斗殴、酗酒、破坏公物、过早开始性行为等;儿童则可表现为退化现象,如尿床、幼稚言语或吸吮拇指等。
扩展资料:
鉴别诊断: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一般发病于早年,且无明显的应激源,常有多年持续的人际适应不良史。有时人格障碍可被应激源所加剧,但应激源不是人格障碍形成的主导因素。如果人格障碍患者在应激源作用下出现了新的症状,且符合适应障碍的诊断标准,则应作出适应障碍和人格障碍的双重诊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适应障碍
小蚂蚁医药招商资讯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