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规管是什么
一、人耳中的半规管的工作原理
三条半规管虽然是连通的,但它们的工作原理却不是连通器原理。
半规管是由外管的骨迷路和内管的膜迷路组成,内外管之间以及内管中都有淋巴,在每条管的一头有一膨大部,称壶腹,内有毛细胞,毛细胞是体位改变的感受细胞,主要感受旋转运动,并有前庭神经与延脑相连,我们旋转时或坐车转弯时所做的以防摔倒的补偿动作,就是迷路中的淋巴流动使毛细胞产生飘动而作出的体位反射。另外有一椭圆囊与半规管相通,内也有毛细胞,它的作用是我们在做静位直线加、减速运动时(比如坐车、高空坠落)的时候,进行体位补偿动作的反射。
二、半规管漏的原因和表现
半规管功能减退的原因较多,比如头颅外伤、病毒性神经炎、脑基底动脉短暂缺血,以及内耳炎、乳突炎、中耳炎术后的药物性耳聋等,还有部分内耳疾病,如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等。出现半规管功能减退的症状后,应及时就诊,以排除器质性疾病,比如垂体占位等神经系统疾病,明确诊断后,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比如可通过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来缓解症状,患者可使用苯海拉明等前庭神经抑制剂,或者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等抗胆碱能药物,以及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血管扩张剂,氢氯噻嗪片等利尿脱水剂进行治疗,减轻症状。
三、半规管是什么
半规管(semicircular canals)是维持姿势和平衡有关的内耳感受装置,内耳的组成部分。由上、后和外三个相互垂直的环状管,即上半规管、后半规管和外侧半规管组成,连结内耳与前庭。
半规管是内耳迷路的一种管状的器官结构。半规管是有三个半圆的小管组成,三个小管相互垂直。半规管上带走感觉器官,能感觉方向,主要是用来维护身体平衡。当人转圈圈的时候会晕,就是因为转的时候导致半规管的感觉混乱造成的。
扩展资料:
耳朵的奥秘:
1、有些头晕跟耳朵有关。内耳前庭半规管的重要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其中的内淋巴液水平一旦受到干扰,就会导致头晕。这也是旋转速度太快,人们会感到头昏眼花的原因。
2、打哈欠耳内异响。咽鼓管是连接中耳与鼻咽部的通道,正常情况下,它是打开的,能使内耳压力与外部气压达到稳定状态。打哈欠时,咽鼓管是闭着的,这就会引起耳部通气不顺畅,耳内气压不足,产生跟坐飞机、乘高空缆车时一样的闷胀感,感觉听到异响。
3、耳朵会影响味觉。研究表明,28%~80%的中耳手术患者会出现味觉异常问题。这是因为穿过中耳的鼓索神经连接着味蕾和大脑,一旦耳朵受损,就很可能影响味觉的判断能力。
4、耳朵具有自洁功能。耳道中的毛孔会产生耳垢(俗称耳屎),而耳朵中的纤毛则会将耳垢推出耳道。专家提醒,喷发胶时最好保护好耳道,否则容易影响耳垢自然脱落,导致耳朵疼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半规管
人民网-耳朵的九个奥秘
四、半规管的结构
结构包括:
1、骨半规管,属于骨迷路的一部分。三个骨半规管呈“C”形且互相垂直。位置最高者称为上骨半规管,大致呈水平位者称为外骨半规管,位置靠后者称为后骨半规管。每个骨半规管均有一个单骨脚和一个壶腹骨脚,后者在近前庭处的膨大称骨壶腹,上后骨半规管的单骨脚合成一总骨脚。
2、膜半规管,属于膜迷路的一部分。套于骨半规管内,在各骨壶腹内,膜半规管也有相应膨大的膜壶腹。膜壶腹壁上有壶腹嵴,亦为位觉感受器,能感受头部旋转运动的刺激。
3、椭圆囊和球囊位于前庭(膜迷路)内,前方为球囊,通蜗管;后上方为椭圆囊,通膜半规管;两囊间有小管联通。在椭圆囊和球囊壁上分别有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它们是位觉感受器,能感受头部直线变速运动的刺激。
扩展资料:
半规管是维持姿势和平衡有关的内耳感受装置,内耳的组成部分。由上、后和外三个相互垂直的环状管,即上半规管、后半规管和外侧半规管组成,连结内耳与前庭。
其一端有一个膨大部分,称为壶腹,具有隆起的隔膜。其中有感觉细胞,与前庭中的椭圆囊相通。分为外周的骨半觇管和中央的膜半规管两部分。
半规管的适宜刺激是旋转加速运动。在头旋转时,内淋巴因惰性而向与旋转相反的方向移位,终帽随之弯曲变形,这就间接地刺激了毛细胞及其基部的前庭神经末梢。
电生理研究表明:当头部在静位状态下,终帽内的神经末梢发放一定的冲动。当终帽向一侧移位,即当水平管内淋巴流向壶腹和垂直管内淋巴流出壶腹而导致终帽弯曲时,冲动发放增加;当向相反方向移位时,发放就减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半规管
小蚂蚁医药招商资讯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