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政策什么是中性粒细胞(血液常规检查)

什么是中性粒细胞(血液常规检查)

时间2023-11-03 20:10:24发布小蚂蚁分类医药政策浏览45
导读:一、什么是中性粒细胞(血液常规检查 14.1中性粒细胞概述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后,进入血液或组织。在骨髓、血液和结缔组织的分布数量比是28:1:25,成年人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5%一70%。中性粒细胞属多形核白细胞的一种,由于其数量在粒细胞中最多,因此有人将多形核白细胞指中性粒细胞。该细胞内含许多弥散分布的细...

一、什么是中性粒细胞(血液常规检查)

14.1中性粒细胞概述

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后,进入血液或组织。在骨髓、血液和结缔组织的分布数量比是28:1:25,成年人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5%一70%。中性粒细胞属多形核白细胞的一种,由于其数量在粒细胞中最多,因此有人将多形核白细胞指中性粒细胞。该细胞内含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颗粒中含有髓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髓过氧化物酶是中性粒细胞所特有,即使在有强吞噬作用的巨噬细胞中也极少或完全没有这种酶。在细胞化学上,一般将这种髓过氧化物酶作为中性粒细胞的标志。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所谓趋化作用,就是细胞向着某一化学物质刺激的方向移动。对中性粒细胞起趋化作用的物质,称为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粗细胞膜上有趋化因子受体,受体与趋化因子结合,激活胞膜上的钙泵,细胞向前方伸出片足,使细胞移向产生趋化因子的部位。

中性粒细胞的片足与产生趋化因子的异物接触后,接触处周围的胞质形成隆起即伪足,接触部位的细胞膜下凹,将异物包围,形成含有异物的吞噬体或吞噬泡。中性粒细胞膜表面有IgGFc受体和补体C3受体,可加速吞噬作用。被吞噬的异物裹有抗体和补体时,与中性粒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而加强了细胞对它的吞噬作用,称为调理作用。

细胞随着吞噬作用的开始,导致细胞膜紊乱而引起呼吸爆发,细胞耗氧量增加,产生大量的过氧化物及超氧化物等细胞毒性效应分子,对寄生虫具有杀伤活性。在IFN-γ和TNF刺激下,则可产生更多的过氧代谢阴离子,杀死胞外寄生虫。中性粒细胞在杀死吞噬的细菌等异物后,本身也死亡,死亡的中性粒细胞称为脓细胞。

中性粒细胞受细菌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作用时,细胞的颗粒内容物向细胞外释放。释出的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可以分解血管基膜、肾小球基膜、结缔组织的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以及血浆中的补体C5、C15和激肽原等。其分解产物有的又是中性粒细跑趋化因子,能吸引更多的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释放的物质中,还有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粒细胞不动因子(NIF)、激肽酶原、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凝血因子、白三烯等(成令忠,1993)。

除了在抗感染中起重要的防御作用外,中性粒细胞可引起感染部位的炎症反应并参与寄生虫感染引发的变态反应,从而引起免疫病理损害。抗体直接作用于组织或细胞上的抗原,中性粗细胞通过其Fc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IgGFc段结合,发挥ADCC作用,从而导致细胞毒型变态反应损害;当抗原抗体比例适合而形成19S大小的免疫复合物,不易被吞噬,沉积于毛细血管壁,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至局部。中性粒细胞通过Fc受体和C3b受体与免疫复合物结合并吞噬之。吞噬过程中脱颗粒,释放出一系列溶酶体酶类,造成血管和周围组织的损伤;在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的部位,也有中性粒细胞的聚集,说明中性粒细胞也参与了速发型变态反应导致的病理损害(刘约翰等,1993)。

14.2寄生虫感染引发体内中性粒细胞改变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寄生虫感染后,机体中性粒细胞水平发生改变。

Adhikari等(1994)对印度某地煤矿地区和非矿区人群的调查显示,班氏微丝蚴阳性者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降低,而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而且中性粒细胞的降低与淋巴细胞的增高具相关关系,提示感染者免疫系统失平衡。

对持续性贾第虫感染患者的观察显示,血中中性粒细胞数目显著增高,早期及晚期玫瑰花结形成中性粒细胞数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说明患者体内持续存在炎症过程(Niyamva等,1995)。在肝片形吸虫实验感染羊的实验中发现,在肝组织中虫体部分与正常组织相连,部分为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所包围(Chauvin,1996)。

以猪蛔虫受精卵实验感染小鼠,感染鼠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中性粒细胞于感染后2天升高,至17天降低,而后又逐渐升高至对照组水平(Pramanik等,1996)。以γ射线照射伊氏锥虫免疫大白鼠后,再行攻击感染,免疫鼠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不同程度地增加,而中性粒细胞数目下降(Swarnker等,1993)。以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分泌物和成虫浸出液注入脉鼠皮内,可见注射后l小时局部组织中性粒细胞开始增多,4小时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48小时降至最低,提示卫氏并殖吸虫对豚鼠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活性(段义农等,1996)。

中性粒细胞在机体的防御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吞噬及氧依赖或非氧依赖机制杀伤入侵的微生物。寄生虫感染过程中,机体内中性粒细胞水平的改变,预示着中性粒细胞参与了机体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过程。同样,对寄生虫感染,中性粒细胞既发挥着吞噬、ADCC等有效免疫作用,也会导致机体的炎症损伤,两方面作用的调节、平衡在不同虫种有所不同。

什么是中性粒细胞(血液常规检查)

14.3中性粒细胞对寄生虫的杀伤作用

14.3.1中性粒细胞吞噬杀伤疟原虫

关于中性粒细胞杀伤寄生虫的研究在疟疾感染中报道较多,最初研究中性粒细胞体外杀伤恶性疟原虫的工作是由Trubowitz等(1968)报告的,该实验末采用抗体及补体的调理作用,证实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对恶性疟原虫具有吞噬作用。Celada等(1983)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观察了人多形核白细胞(PMN)对P.f感染红细胞的吞噬作用。正常人PMN对P.f感染红细胞的吞噬作用较正常红细胞强,在培养液中加入流行区人群的免疫血清可显著增强这种吞噬活性,以蛋白A凝胶柱预处理吸收IgG后,免疫血清的增强作用消失,说明抗体的调理的作用增强了PMN对感染红细胞的吞噬。但在培养系统中加入初次急性P.f感染者恢复后的血清。未发现有吞噬增强作用,说明重复感染者的血清与初次感染恢复者血清中抗体不同。

对疟疾获得性免疫的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参与了疟疾的保护性免疫,而且认为T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活化效应细胞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杀灭虫体,是T细胞控制疟原虫生长并消除感染的机制之一。Kumaratilake等(1991)进行的实验表明,细胞因子可显著加强中性粒细胞对感染红细胞的吞噬杀灭作用。以IFN-γ、TNF-α。或淋巴毒素预处理中性粒细胞,均可加强中性粒细胞的活性,而IFN-γ和TNF-α的作用浓度为淋巴毒素之1/10时,即可达到相似的结果,说明IFN-γ和TNF-α作用较强。在IFN-γ作用下,106中性粒细胞与5×106寄生恶性疟原虫的红细胞共育20分钟后,42.5±8%的中性粒细胞内至少吞噬一个恶性疟原虫,比对照组(13.3%± 5.8%)显著增加。将不同剂量的TNF-γ与中性粒细胞作用30分钟后,与恶性疟原虫共育,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对各期疟原虫的吞噬加强,而且加强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与TNF剂量是正相关(Kumaratilake等,1990)。当反应系统内同时存在细胞因子和免疫血清时,中性粒细胞的杀虫活性达到最高。说明T细胞可调节中性粒细胞的抗疟活性。而由活化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则表示了宿主加强中性粒细胞抗疟活性的另一途径。以重组的人GM—CSF预先处理中性粒细胞,在正常血清(含补体)、免疫血清、纯化的IgG(来自免疫血清)或加热灭活的免疫血清存在下,均可显著加强其杀虫作用,而且,也可加强中性粒细胞对寄生虫的吞噬作用及CR3、FcγRⅡ和FcγRⅢ受体的表达。GM-CSF和TNF共同预处理中性粒细胞,可协调加强其吞噬作用和杀虫作用。这些结果提示,GM—CSF是人体调节中性粒细胞抗疟活性的细胞因子网络中的一个构成部分。与其它细胞因子加强中性粒细胞杀虫活性机制有所不同的是,其它细胞因子如IFN-γ和TNF,只有在抗疟抗体存在时,才可促使中性粒细胞表现出最佳杀虫活性,而GM—CSF诱导中性粒细胞的最佳杀虫活性并不依赖抗体的存在。说明GM—CSF的作用克服了促进中性粒细胞杀虫活性必须依赖特异性抗疟调理抗体的问题,因此,在特异性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发生之前,GM—CSF对刺激非特异免疫反应便十分重要(Kumaratilake等,1996)。

以恶性疟原虫裂殖子与人中性粒细胞体外培养,观察人中性粒细胞对P.r裂殖子的反应以及补体、抗体和细胞因子如LT(淋巴毒素)、TNF-α或IFN-γ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热灭活正常血清存在时,裂殖子与中性粒细胞共同培养对中性粒细胞的化学发光值无影响。加入含正常补体活性的正常血清,则产生显著的影响。加入抗P.f抗体而无补体时,裂殖子同样可诱导中性粒细胞发生显著的反应。以TNF-α、淋巴毒素或IFN-γ预处理中性粒细胞,可显著加强其对免疫血清处理的裂殖子的反应,化学发光值的初始峰值增高并持续增长。说明细胞因子处理中性粒细胞和免疫血清调理裂殖子具有协同作用,抗体和细胞因子在强化中性粒细胞对P.f裂殖子杀灭活性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并非所有的细胞因子均可加强中性粒细胞的杀虫活性,如IL—4便不能改变中性粒细胞介导的杀虫作用(Kumaratilake等,1992,1994)。

关于细胞因子如TNF、IFN-γ等增强中性粒细胞吞噬及杀虫作用的机制,一些作者认为IFN-γ和TNF是通过增强中性粒细胞表面的Fc受体和C3bi受体的表达,从而加强了ADCC效应(Berger等,1988)。另外,TNF的作用也可能与中性粒细胞表面存在有高亲和力的TNF受体有一定关系,Imamura等(1987)等的实验表明,在每一中性粒细胞表面约有200TNF受体。而且TNF可刺激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吞噬作用及ADCC效应。GM-CSF可增加中性粒细胞CR3、FcγYRⅡ(跨膜分子)和FcγRⅢ的表达,从而在补体或抗体的作用下,增强中性粒细胞对P.f的结合和摄入(Kumaratilake等,1996)。

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发生呼吸爆发能够产生许多反应性氧中间产物,包括过氧化氢(H202)、超氧根负离子(03-)、单氧根负离子(O-)和氢氧根离子(OH-)等。对疟原虫具有很强的毒性作用,细胞因子如IFN-γ能够增强中性粒细胞的活性氧代谢,有效地杀伤疟原虫,而且还可以诱导中性粒细胞产生氧化氮(NO),NO在体内迅速转换成N02-/N03-,后者对疟原虫有很强的杀伤作用(Rockett等,1991)。

二、中性粒细胞是什么

是临床常见的血常规检测中的一类指标。根据查询有来医生显示,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是临床常见的血常规检测中的一类指标,该指标异常主要与急性感染、创伤、风湿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关。

三、什么是中值细胞中性粒细胞要定义!

中值细胞又称中间细胞(MID)是嗜酸、嗜碱及单核细胞之和。嗜酸粒细胞增高的临床意义1.反应性增高:见于过敏性疾患、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天疱疮、银屑病、剥脱性皮炎等,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 2.肿瘤性增高:见于淋巴系统恶性疾患,如霍奇金病;上皮系肿瘤,如肺瘤;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粒细胞增高的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多:见于出生后2周的婴儿,儿童亦可较成人高。 2.病理性增多:①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活动性结核等;②某些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在瑞氏(Wright)染色血涂片中,胞质呈无色或极浅的淡红色,有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0.2~0.4微米)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细胞核呈杆状或2~5分叶状,叶与叶间有细丝相连。其颗粒表面有一层膜包裹,可分1~4型,颗粒中含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酸性磷酸酶、吞噬素(phagocytin)、溶菌酶、β葡糖苷酸酶、碱性磷酸酶等。中性粒细胞具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

四、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l)趋化作用:中性粒细胞在化学趋向因子的作用下,可向目的物移行。炎症时,在化学趋向因子的作用下,粒细胞先吸附;于血管壁,然后向血管外移行至组织。\x0d\x0a(2)调理素作用:血清调理素在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参与下,可使微生物吸附于粒细胞膜上,进而发挥吞噬作用。\x0d\x0a(3)吞噬作用:经调理素作用后,吸附于粒细胞膜上的微生!物被粒细胞伸出的伪足包围,胞膜凹陷形成空泡,称为吞噬体。\x0d\x0a(4)脱粒作用:粒细胞细胞质内含有嗜天青颗粒和特异性颗粒,嗜天青颗粒内含有髓过氧化物酶、中性酸性水解酶和溶菌酶等,特异性颗粒除含有溶菌酶外,还含有胶原酶、溶酶体和碱性磷酸酶。细胞质颗粒可进人吞噬体内,释放出各种酶类以杀灭细菌。\x0d\x0a(5)杀菌作用:粒细胞经吞噬作用后发生代谢变化,耗氧增加,过氧化氢产生增多,磷酸戊糖旁路代谢增强,部分过氧化氢进人吞噬空泡,与过氧化物酶作用后起杀菌作用。\x0d\x0a

小蚂蚁医药招商资讯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展开全文READ MORE
中性粒细胞作用吞噬性粒
不安腿的表现为哪些 阿魏酸哌嗪片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