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
一、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有哪些哪些副作用小
根据百度百科词条的解释,心律失常(arrhythmia)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事实上,心律失常的病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情绪刺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压力过大,导致情绪波动,也可以引发心律失常;第二种是药物因素:有些药物如果使用不当也可以引起心律失常,许多抗心律失常药可以引起心律失常,如D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等,维生素C也可以引起心律失常。第三种是不良生活习惯:平时如果生活作息不规律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日积月累,也是会引发心律失常的。
事实上,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主要有四大类,其中Ⅰ类主要是用于阻断心肌和心脏传导系统的钠通道,具有膜稳定作用,减慢传导速度;Ⅱ类β受体阻滞药,主要是为了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起搏电流、降低自律性,减慢传导性,药物主要包括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Ⅲ类主要作用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抑制多种钾电流,药物有胺碘酮;Ⅳ类钙通道阻滞药,主要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
事实上,不管是哪类药,都是有副作用的,我们不妨分别来介绍一下:
第一,Ⅰ类的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低血压、心动过缓、传导阻滞。
第二,Ⅱ类的副作用是导致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并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和哮喘、低血压等。长期应用对脂质代谢和糖代谢有不良影响,故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应慎用。突然停药可产生反跳现象。
第三,Ⅲ类的副作用主要是口干、恶心、腹胀、腹泻、头痛、头晕等。静注过快可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缓,严重者可致心脏停搏。
第四,IV类的不良反应一般与剂量有关,比较常见的副作用有窦性心动过缓、房窒传导阻滞及Q-T间期延长,少数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及肝坏死,个别患者出现间质性肺炎或肺纤维化。
事实上,不管是哪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基本上都是有副作用的,毕竟“是药三分毒”,由于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也多不相同。从这里来看,当我们在选择药物时,一定要做好全面的考虑,同时也应该讲究用药的剂量及方法,才能取得预期应有的效果。
二、心律失常吃什么药
问题一:心律不齐吃什么药最好我建议你治疗心律失常可以服用以下药物: 1抗心律失常药:心得安片,心律平片,盐酸阿替洛尔片,异搏定片等 2.也可以服用些活血化瘀类药:丹参片,阿司匹林肠溶胶囊等 3.中成药类:丹参滴丸,丹参舒心胶囊等 4,.营养心肌药,维生素B1片,肌苷片,维生素B6片,谷维素片等
问题二:心律不齐吃什么药常用药物【适应证】用于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包括①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②转复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转复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③预激综合征。【适应证】属广谱抗快速心律失常药。其作用与奎尼丁相似,但强度和毒性较小,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室性心律失常,也可用于复律治疗。【适应证】丙吡胺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用于治疗多种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预防心房颤动电击复律后的复发和预防心肌梗死后的心律失常。【适应证】转复和预防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肌梗死、强心苷中毒及外科手术等引起的室早、室内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等。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治疗心律不齐药物,如美西律,普罗帕酮,维拉帕米,胺碘酮等等,由于适应症不同,所以即使患有心律失常,也要遵循医嘱,不能乱吃药。
问题三:心律失常用什么药最好你好,心脏心律失常病症可直接导致心脏功能猝死,应尽快治愈。
心律失常是心脏生物电场的生理物理功能问题,因此,不是生物化学产品(药物)可以解决的。
特别提示:心律失常患者勿采用射频消融术,即――采用切断心脏电流传导通路(神经)制止心律失常症状是错误的――到今天为止无一例康复案例。
临床治愈心律失常目前只有两种生物医学工程学的成熟技术产品,你的问题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治疗技术方法:
1、处于早期、中期、恶性心律失常初发阶段的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细胞基因能量治疗仪――即可完全控制、或治愈。确保疗效:20天内如无显效产品召回。
2、已经处于恶性心律失常中、晚期患者,可以在三甲医院佩戴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即可充分控制心律失常病症,可保患者心脏正常。
孙平
问题四:心律失常该吃什么药?心律不齐分很多种的,有室性的,室上性的,房性的,具体什么类型吃的药物都不一样的,建议您先去医院做个心电图检查,分清楚是哪种类型再用药!切记!不要自己乱用药呀!
问题五:心律失常吃什么药一般心脏导致的不适可以及时遵医嘱治疗,建议您注意休息建议您注意休息,不要劳累,避免重体力劳动,建议您及早去医院详细检查下
问题六:心律失常心跳过快吃什么药好你好,心脏心律失常病症可直接导致心脏功能猝死,应尽快治愈。
心律失常是心脏生物电场的生理物理功能问题,因此,不是生物化学产品(药物)可以解决的。
特别提示心律失常患者勿采用射频消融术,即――采用切断心脏电流传导通路(神经)制止心律失常症状是错误的――到今天为止无一例康复案例。
临床治愈心律失常目前只有两种生物医学工程学的成熟技术产品,你的问题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治疗技术方法:
1、处于早期、中期、恶性心律失常初发阶段的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细胞基因能量治疗仪――即可完全控制、或治愈。确保疗效:20天内如无显效产品召回。
2、已经处于恶性心律失常中、晚期患者,可以在三甲医院佩戴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即可充分控制心律失常病症,可保患者心脏正常。
孙平
三、药理学——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
药物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迷走神经抑制药物(阿托品)或碱化剂(克分子乳酸钠或碳酸氢钠)。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兴奋剂(新斯的明、洋地黄制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甲氧明、苯福林)或抗心律失常药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有50种以上,常按药物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来分类(VaughamWilliams法)。
第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称膜抑制剂。有膜稳定作用,能阻滞钠通道。抑制0相去极化速率,并延缓复极过程。又根据其作用特点分为三组。Ⅰa组对0相去极化与复极过程抑制均强。Ⅰb组对0相去极化及复极的抑制作用均弱;Ⅰc组明显抑制0相去极化,对复极的抑制作用较弱。
1.奎尼丁(Ia):
是最早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常用制剂为硫酸奎尼丁(0.2g/片)。主要用于房颤与心房扑动(房扑)的复律、复律后窦律的维持和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因其不良反应,且有报道本药在维持窦律时死亡率增加,近年已少用。
应用奎尼丁转复颤或房扑,首先给0.1g试服剂量,观察2h如无不良反应,可以两种方式进行复律:
(1)0.2g1次/8h,连服3d左右,其中有30%左右的患者可恢复窦律;
(2)首日0.2g、1次/2h,共5次,次日0.3g、1次2h,共5次,第三日0.4g、1次/2h、共5次。
每次给药前测血压和QT间期,一旦复律成功,以有效单剂量作为维持量,每6~8h给药一次。在奎尼丁复律前,先用地高辛或β受体阻剂减缓房室结传导,给了奎尼丁后应停用地高辛,不宜同用。对新近发生的房颤,奎尼丁复律的成功率为70%~80%左右。上述方法无效时改用电复律。复律前纠正心力衰竭(心衰)低血钾和低血镁,且不得存在QT间期延长。奎尼丁晕厥或诱发扭转型室速多发生在服药的最初3d内,因此复律在医院进行。
2.普鲁卡因胺(procainamide)(Ia):
有片剂和注射剂,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也用于预激缩合征房颤合并快速心率,或鉴别不清室性或室上性来源的宽QRS心动过速。它至今还是常用药物,但在我国无药供应。
治疗室速成先给负荷量15mg/kg,静脉注射(静注)速度不超过50mg/min,然后以2~4mg/min静脉滴注(静滴)维持。为了避免普鲁卡因胺产生的低血压反应,用药时应有另外一个静脉通路,可随时滴入多巴胺,保持在推注普鲁卡因胺过程中血压不降。用药时应有心电图监测,应用普鲁卡因胺负荷量时,可产生QRS增宽,如超过继续使用。静注普鲁卡因胺应取平卧位。口服曾用于治疗室性或房性期前收缩,或预防室上速或室速复发,用药为0.25~0.5g、1次/6h,但长期使用可出现狼疮样反应,已很少应用。
3.利多卡因(Ib):
对短动作电位时程的心房肌无效。因此仅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给药方法:负荷量1.0mg/kg,3~5min内静注,继以1~2mg/min静滴维持,如无效,5~10min后可重复负荷量,但1h内量不超过200~300mg(4.5mg/kg)。连续应用24-48h后半衰期延长,应减少维持量。在低心排血量状态,7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0岁以上高龄和肝能障碍者医学知识网(hope.net.cn)提醒您为了您的健康安全请到正规医院来看病,可接受正常的负荷量,但维持量为正常的1/2.毒性反应表现语言不清、意识改变、肌肉搐动、眩晕和心动过缓。应用过程中随时观察疗效和毒性反应。
4.美西律(慢心律)(Ib):
利多卡因有效者口服美西律变可有效,起始剂量100~150mg、1次/8h,如需要,2~3d后可增减50mg.宜与食物同服,以减少消化道反应。语音不清、视力模糊等。有效血浓度与毒性血浓度接近,因此剂量不宜不定过大。
5.莫雷西嗪(monricizine)(Ic):
房性室性心律失常都有效,剂量150mg、1次/8h.如需要,2~3d后可增量50mg/次,但不宜超过250mg、1次/8h.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眩晕、焦虑、口干、头痛、视力模糊等。
6.普罗帕酮(心律平)(Ic):
适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口服初始剂量150mg、1次/8h,如需要,3~4d后加量到200mg、1次/8h.200mg、1次/6h.如原有QRS波增宽者,剂量不得>150mg、1次/8h.静注可用1~2mg/kg,以10mg/min静注,单次剂量不超过140mg.副作用为室内传导障碍加重,QRS波增宽,出现负性肌力作用,诱发或使原有心衰加重,造成低心排血量状态,进而室速恶化。因此,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和室内传导障碍者相对禁忌或慎用。
第二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其间接作用为β-受体阻断作用,而直接作用系细胞膜效应。具有与第一类药物相似的作用机理。这类药物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心得平,心得舒,心得静。
1.艾司洛尔(esmolol):
为静脉注射剂,250mg/ml,系25%乙醇溶液,注意药物不能漏出静脉外。主要用于房颤或房扑紧急控制心室律,常用于麻醉时。用法:负荷量0.5mg?kg-1?min-1静滴4min,在5min内末获得有效反应,重复上述负荷量后继以0.1mg?kg-1?min-1滴注4min.等重复一次,维持量增加0.05mg.一般有超过0.2mg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kg-1min-1,连续静滴不超过48h.用药的终点为达到预定心率,并监测血压不能过于降低。
2.其他β受体阻滞剂:
用于控制房颤和房扑的心室率,也可减少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减少室速的复发。口服起始剂量如美托洛尔25mg、2次/d,普萘洛尔10mg、3次/d,或阿替洛尔(atenolol)12.5~25mg、3次/d,根据治疗反应和心率增减剂量。
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系指延长动作电位间期药物,可能系通过肾上腺素能效应而起作用。具有延长动作电位间期和有效不应期的作用。其药物有:溴苄铵、乙胺碘呋酮。
1.胺碘酮:
适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可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促心律失常反应少。静注负荷量150mg(3~5mg/kg),10min注入,10-15min后可重复,随后1~1.5mg/min静滴6h,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至0.5mg/min.24h总量一般不超过1.2g,可达2.2g.主要副作用为低血压(往往与注射过速有关)和心动过缓,尤其用于心功能明显障碍或心脏明显扩大者,更要注意注射速度,监测血压。口服胺碘酮负荷量0.2g3次/d,共5~7d,0.2g,2次/d,共5~7d,以后0.2(0.1~0.3)g,1次/d,1次/d,维持,但要注意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此药含碘量高,长期用的主要副作用为甲状腺功能改变,应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常用的维持剂量下很少发生肺纤维化,但仍应注意询问病史和体检,定期摄胸片,以早期发现此并发症。服药期间QT间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一般不是停药的指征。对老年人或窦房结功能低下者,胺碘酮进一步抑制窦房结,窦性心经11.2mg;或地高辛0.125~0.25mg、1次/d口服,用于控制房颤的心室率,洋地黄类适用于心功能不全患者,不足之处为起效慢,对体力活动等交感神经兴奋时的心室率控制不满意。必要时与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同用,但要注意调整地高辛剂量,避免过量中毒。
除以上几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外,还有司巴丁、卡泊酸、门冬氨酸钾镁、阿马灵、安地唑啉、常咯啉、醋丁酰心安、心得宁等。
四、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物简介
英文名称:antiarrhythmic drugs
抗心律失常药是一类用于治疗心脏节律紊乱的药物。随着对心脏电生理特性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的了解,使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
心律失常是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它可分为快速型与缓慢型二类。缓慢型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或拟肾上腺素类药物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比较复杂,它包括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快速及心室颤动等。本章主要讨论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
小蚂蚁医药招商资讯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