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的个人简历
一、华佗的主要事迹
1、心理疗法
华佗善于应用心理疗法治病,有一郡守得了重病,华佗去看他。郡守让华佗为他诊治,华佗对郡守的儿子说:"你父亲的病和一般的病不同,有淤血在他的腹中。
应激怒他让他把淤血吐出来。这样就能治好他的病,不然就没命了。你能把你父亲平时所做过的错事都告诉我吗?我传信斥责他。"
郡守的儿子说:"如果能治好父亲的病,有什么不能说的?"于是,他把父亲长期以来所做不合常理的事情,全都告诉了华佗。
华佗写了一封痛斥郡守的信留下,郡守看信后,大怒,派捕吏捉拿华佗,没捉到,郡守盛怒之下,吐出一升多黑血,他的病就好了。
2、试医丢命
有一年,华佗到某地行医,一个布店的学徒不服气他。这天,学徒吃过午饭,坐在门旁揉肚皮,见华佗走来,就对他的老板说:"今天我想试试华佗的本领。
我到柜台里装病,你把他请来,为我诊治。"说罢,他一个翻身,跳进柜台,两手捂着肚子,摔头打滚地嚎叫起来。布店老板忙请华佗给他诊治。
华佗望望那学徒的气色,切脉之后,脸色一沉,痛惜地对老板说:"无救了,准备后事吧!"老板心中好笑。故意问道:"先生,你看他还有多少阳寿?"
"挨不过今夜子时!"华佗说罢,叹息而去。华佗走后,布店老板摇头冷笑:"哼,人传神医,我看也是徒有虚名!"转身对他的小伙计说:"好了好了,别叫了,起来吧!"
可是,任他怎么制止,那学徒却仍旧一个劲翻来覆去地嚎叫,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下来。原来刚才他翻腾的时候,挣断了肠子。
3、刮骨疗伤
关羽攻打曹操樊城,水淹七军以后,曹操大将曹仁命令众多弓弩手,对着关羽乱箭齐发。关羽右臂中了毒箭,臂膀青肿,不能活动。这时候,名医华佗听说了,马上从江东赶来,为关羽医治。
当时关羽怕影响军心,正跟马良下棋。华佗检查了关羽的伤口说:“箭头有植物鸟头的剧毒。如果不及时治疗,胳膊就废了。”华佗提出治疗的方案:在僻静的地方立个柱子。
上面钉上大铁环,让关羽受伤的胳膊穿过铁环,再用绳索系牢,用被子蒙住头。然后再用尖刀割开皮肉,刮去骨上的箭毒,用药敷好,用药线缝上创口,才可以痊愈。
关羽说:“这很容易,还用什么环柱?”关羽一面跟马良下棋,一面伸出右臂,请华佗动手。华佗让一个小军官端着盆在下面接血,对关羽说:“我要下手啦,您不要害怕。”
关羽说:“任凭先生医治,我怎么能跟凡夫俗子一样,害怕疼痛呢?”华佗便割开他的皮肉,发现骨头已经变青,便用刀子刮除骨头上的药毒,悉悉地发出了声音。
帐上帐下的将士见了,吓得脸色大变。关羽照旧饮酒下棋,完全没有痛苦的表情。工夫不大,盆子里面的血满了,华佗刮净了关羽胳膊上的药毒,敷上药,缝好了创口。
关羽大笑,站起身来,对将领们说:“我这条胳膊舒展自如,不疼痛了!华佗先生真是神医啊!”华佗说:“我当了一辈子医生,还没有看到这种情况,将军真是天神哪!”
4、华佗三试茵陈
相传,有一个黄痨病人(黄疸),面色姜黄,眼睛凹陷,极度消瘦,找到华佗说:“先生,请你给我治治病吧。”华佗皱着眉摇了摇头说:“眼下医生们还没有找到治疗黄痨病的办法。
我也是无能为力呀!”半年后,华佗又碰见那个病人,发现他变得非常健康,身体强壮,满面红润。华佗大吃一惊,急忙问道:“你这病是哪位医生治好的?快告诉我,让我跟他学学去。”
那人回答道:“我没请医生看,病是自己好的。”华佗不信:“哪有这种事!你准是吃了什么药吧?”“药倒没有吃过,不过因为春荒没粮,我吃过些野草。”
“这就对了!草就是药,你吃了多少天?”“一个多月。”“吃的什么草啊?”他们走到山坡上,那人指着一片绿茵茵的野草说:“就是这个。”华佗一看是青蒿,便采了一些。
给其他黄痨病人试服,但试了几次,均无效果。华佗又问那人,吃的几月的蒿,病人说是三月的。华佗醒悟到,春三月百草发芽,也许三月蒿子有药力。
第二年春天,华佗又采了许多三月的青蒿,给黄痨病人服用,果然吃一个好一个。为摸清青蒿的药性,第三年,华佗把根、茎、叶分类试验,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病,并取名“茵陈”。
华佗还编歌供后人借鉴:“三月茵陈四月蒿,传给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5、华佗回绝做官
东汉末年,神医华佗的美名在民间传开了,这引起了东汉朝廷的注意。朝廷于是举华佗为“孝廉”。通常被举为孝廉的人,都出身名门贵族,被举为孝廉,就有希望做官。
像华佗这样的平民百姓能够被举为孝廉,实在是难得。乡亲们得知华佗被举为孝廉时,不禁喜忧参半。喜的是华佗可以做官了,可以了却父母的心愿,光宗耀祖了。
忧的是如果华佗做了官,谁来为乡亲们看病呢?可是很多天过去了,却不见华佗有丝毫离开的意思。“难道消息是假的吗?”有乡亲问华佗。
“不,是真的。”华佗说,“但我拒绝了。举孝廉,对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来说,也许是做官发财的阶梯,但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一个虚名罢了,哪里有我为乡亲们治病更有意义呢!”
几年后,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而这次不再是徒有虚名的“孝廉”,而是来自都城洛阳太尉府的征辟信,只要被应征到都城的太尉府,马上就可以成为朝廷的正式官员。
这次乡亲们仍然舍不得华佗走,但他们还是打心眼里为华佗髙兴。“这回你可不能再拒绝了。”有乡亲说,“这可是真正的官,你会有府邸、奴仆、家丁,有权有势……总而言之,好处多着呢!
吃了这么多年苦,你也该享受一下了。”“是啊,别再拒绝了,你父亲临终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你能做官,为华家光宗耀祖,你可别再让他失望了。”
华佗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谢谢乡亲们的好意,但我还是决定不做这个官。做官不适合我。况且,我最擅长的是医术,如果周旋于宫场,那便是民间少了位良医,官场多了个庸才。
于国于民都不是件好事。至于光宗耀祖,我多救几条性命不是更有意义,更对得起华家的列祖列宗吗?”于是,华佗再次拒绝人朝做官,坚持做一个平民百姓,钻研医术,救死扶伤。
二、华佗被称为什么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华佗本是士人,一身书生风骨。数度婉拒为官的荐举,宁愿手捏金箍铃,在疾苦的民间奔走。行医客旅中,起死回生无数。他看病不受症状表象所惑,他用药精简,深谙身心交互为用。他并不滥用药物。他重视预防保健,「治人于未病」,观察自然生态,教人调息生命和谐。但对于病入膏肓的患者,则不加针药,坦然相告。他的精湛医术或许终将由现代科技赶上,是这种不贪富贵、看重生命的风范,使人怀念不已。
扩展资料华佗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被誉为“神医”。
对此,《三国志》、《后汉书》中都有一段内容相仿的评述,说他善于养生(“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用药精当(“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针灸简捷(“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手术神奇(“刳剖腹背,抽割积聚”、“断肠滴洗”)。所留医案,《三国志》中有十六则,《华佗别传》中五则,其他文献中五则,共二十六则,在先秦和两汉医家中是较多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华佗
三、三国时期的华佗是怎么死的呢
华佗,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在史学家陈寿写的《三国志》和范晔写的《后汉书》里都有他的传记。在正史中记载的华佗是一个"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也就是勤奋好学、学识渊博、医技精湛的人。
对华佗的死有几个说法:1、《三国演义》中,华佗曾为关羽刮骨疗毒,后来给曹操治疗头痛病时,提出"以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被生性多疑的曹操怀疑是关羽的探子来杀害他的,于是把华佗杀了。
这个应该是小说杜撰,开颅手术即使放在医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也是大外科手术,以当时的医疗条件和水平,华佗应该不会提出开颅治疗(当然如果提出了曹操并且同意了结果也是死路一条)。
2、有一部分观点认为是华佗依仗自己的高明医术"养病"威胁曹操要官做,被曹操恼怒之下给杀了。
我认为这个也不可能,《后汉书》记载"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琓辟,皆不就",可见华佗乃清高淡泊名利之人,断然不会为了官职来要挟曹操。
3、那么华佗是怎么死的呢?我认为是性格决定命运。
曹操对华佗的精湛医术闻名已久,"太祖闻而召华佗",请他为自己治疗头风病。曹操和华佗是老乡,华佗又为老乡曹操医治困扰他多年的头风病,曹操应该把他待为上宾才对。为什么最后反而杀了他?
《后汉书》记载华佗"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就是说华佗性格古怪,难与人相处,而且对于自己的职业感到羞耻。在古代中医是属于方技,是贱役,但其实华佗本身家境不错,是士人的身份。
当曹操问华佗他的"头风"病能否治好时,《三国志》记载华佗是这么说的:"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用咱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你死期将近,我呢用药物帮你延长点寿命,能多活一天算一天吧。做为老百姓看病还希望有个暖心的回答,更何况曹操作为魏国之主,他因仰慕华佗医术,对华佗的医术怀有很高的期望值,没想到华佗说话如此冷冰冰,怎能不生气呢?当然就是告诉曹操实情能否换一个婉转的说法呢?
曹操开始一发病,华佗给他扎几针就好了,但因曹操的头风是个慢性病,一时半会儿也治不好,加上曹操多疑、时不时的来几句"鼠辈"之类的言语难免会刺激到清高自诩的华佗产生了老子不侍候的想法。华佗就以妻子有病为借口回老家,拒绝给曹操治病,曹操多次使书也不肯回来,曹操后派人探明真相知道华佗骗他大怒,将其抓获处死。
华佗清高自诩,不善与人相处的性格;曹操生性多疑、容易冲动、狠毒残忍"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性格心态造成了华佗的被杀。等曹操最爱的儿子曹冲死了,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曹操才意识到自己杀死华佗是多大的失误、多大的损失。
杀死华佗使曹操落下千古骂名,而华佗也成为了充满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
四、华佗简介
1、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2、华佗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著医书已佚。今亳州市有“华佗庵”等遗迹。
小蚂蚁医药招商资讯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