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名词解释护理学(糖尿病关于糖尿病的描述)
一、糖尿病名称的来历
糖尿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
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过“消渴证”这一病名。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的消渴篇对“三多”症状已有记载。唐朝初年,我国著名医家甄立言首先指出,消渴证患者的小便是甜的。
世界上最早确认和治疗糖尿病的医生是中国唐代名医王焘。王焘根据其父患口渴难忍,饮量大增,身上多疖疮,小便水果味,并根据甄立言《古今条验》一书中指出的:消渴病者小便似麸片甜。于是他亲口尝其父小便,果然是甜的。
故针对消渴病制定了治疗方案,辅以调整饮食,使其父病情得到控制。他把这些经验写进了《外台秘要》一书。
《外台秘要》比10世纪阿拉伯医生阿维森纳的《医典》中关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早200多年。公元600年以后英国医生托马斯·威廉才提到病人的小便“其味如糖似蜜”。据考证,糖尿病在古代为帝王贵族之病,多发生在肥胖、多食富有者之中。
扩展资料:
糖尿病的病因
1、遗传因素
举世公认,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2、肥胖因素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
自25岁至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糖尿病
二、知识点***糖尿病关于糖尿病的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A
型糖尿病多为自身免疫异常,导致胰岛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2型糖尿病特点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代谢综合症的定义为伴有胰岛素抵抗的一组疾病。
三、糖尿病的并发症及表现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表现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表现,近年来,糖尿病已成为高发疾病,而且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如果不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的话,很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每年,以下分享糖尿病的并发症及表现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表现11、糖尿病的并发症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足: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引起足部疼痛、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
心脏病变: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3倍,常见的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糖尿病肾病:也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眼部病变: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病人合并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常见的病变有虹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等。
神经病变:在高血糖状态下,神经细胞、神经纤维易产生病变。临床表现为四肢自发性疼痛、麻木感、感觉减退。个别患者出现局部肌无力、肌萎缩。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则表现为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等。
2、糖尿病吃什么好
宜食桃、杨梅、樱桃等新鲜水果。这些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果胶,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使血糖下降。
宜食寒凉滋润之品。如银耳、百合、荸荠、梨等,以甘寒润肺。山药、莲子、茯苓、核桃仁、扁豆等,以滋肾健脾。绿豆以清热解毒祛暑。丝瓜、冬瓜、枸杞子、海带等,以清热泻火滋阴。
宜常吃黑芝麻、葱、胡萝卜。I型糖尿病患者要养成哪些饮食习惯?其中可以多吃些黑芝麻、胡萝卜等,有助于改善因少吃淀粉而造成的乏力等症状,并能降低血糖。葱还能增强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对控制糖尿病很有好处。
宜饮用凉开水泡的茶。茶叶中含有一种较理想的降血糖物质,但其耐热性不强,有效成分常在开水浸泡的过程中遭到破坏。因此用茶叶降血糖时,切忌用热开水泡饮。
宜常吃苦瓜、南瓜、柚子等。网专家说,这些食物营养丰富,又可降糖。
3、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
少动:体力活动减少是诱发糖尿病的病因之一。因为人体骨骼肌是最大的葡萄糖利用的器官,长期缺乏体力活动将会大大减少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导致肌肉萎缩、肌肉组织中的脂肪含量增加、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肥胖:遗传、缺少运动、吃的太多、太油腻、高热量饮食都可导致肥胖。其中,晚上吃得过饱最容易导致肥胖,因为一吃完就睡觉,脂肪代谢缓慢,在体内堆积,导致肥胖;肥胖进一步引起胰岛素抵抗,最终导致糖尿病。这也是一个糖尿病的病因。
遗传因素:在部分糖尿患者中明确有遗传因素影响发病,例如在双胎中一例发生糖尿病,另一例有50%的机会发病。如为单卵双胎,则多在同时发病。
如何预防糖尿病
1、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记住。
2、性生活有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有些病毒感染和过量抗生素会诱发糖尿病。
3、多加锻炼身体,少熬夜。
4、糖类摄入这是相对来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饮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但是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与葡萄糖,请患者慎食蜂蜜。
糖尿病适当运动的好处
1、降低血糖。运动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并且能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有效地改善糖代谢,达到降糖目的。
2、提高药物疗效。这一作用在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体现更为明显。研究发现:运动减少体内脂肪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也随之减轻,从而提高了降糖药物的疗效。
3、有助于增强糖友战胜疾病的信心。心情不好不但阻碍患者积极就医,还会引起血糖的.波动。而参加锻炼的糖友,因增加了交流的机会,心情相对更好,对病情的控制也更有效。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表现2糖尿病的预防偏方及治疗糖尿病的食物
糖尿病的预防偏方
(1)用菠菜和干鸡内金煮水可以有效的治疗糖尿病。鲜菠菜根100克,干鸡内金15克,水煎服,每日2~3次。
(2)冬瓜100克,鲜番薯叶50克,同切碎加水炖熟服,每日l剂。或干番薯藤适量水煎服。
(3)将猪胰放入瓦锅中加适量的水煮,再加入山药和干地黄煎好即可。山药60克,猪胰l具,干地黄30克。饮汤吃肉,佐膳亦可,黄芪30克,山药60克(研粉)。先将黄芪煮汁300毫升,加入山药粉搅拌成粥。每日服1—2次。
(4)枸杞15克,兔肉250克,加水适量,文火炖烂熟后,加盐调味,饮汤食肉,每日1次。
(5)猪胰1具,加薏米50克或黄芪100克,水煎服食,每日1剂,连用10天。
(6)大田螺对治疗糖尿病效果相当好。大田螺10~20个,养于清水盆中,漂去泥沙,取}H田螺肉加黄酒半小杯,拌和,再以清水炖熟,饮汤,每日1次。
(7)猪肚具洗净,葱白数茎,豆豉25克。先煮猪肚至烂,入葱、豆豉调味,再取出猪肚切片。空腹渐次食之,渴即饮汤。
(8)海参、猪胰、鸡蛋各1个。先将海参泡发切片与猪胰同炖,熟烂后将鸡蛋去壳放入,加酱油调味,每日服1次。
(9)蘑菇培养液具有降血糖作用,故常以蘑菇为菜或煮汁饮服,对改善糖尿病症状有利。
(10)枸杞15克,猪肝适量。将猪肝切片与枸杞一起用文火炖成猪肝汤,饮汤食肝。每日2次。
(11)小米粉25克、麦麸50克,加适量盐、葱花、香油、五香粉,用水和匀,做成小饼,烙熟食之。
(12)绿豆250克,加水适量,煮烂熟频饮。绿豆性寒,具有良好的延缓血糖升高的作用,并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的血糖的水平。
(13)南瓜1000克切块,加水适量,煮汤熟后随饭饮用。南瓜富含维生素,是一种高纤维食品,能降低糖尿病人的血糖,并能增加饱腹感。
(14)苦瓜250克,洗净切块,烧、炒时加食油、酱油、食盐适量,随饭食用。苦瓜性味甘、苦,既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又能降低血糖。
(15)活鲫鱼500克,去肠杂洗净;再将绿茶10克塞鱼腹内,置盘中上锅蒸熟。不加盐食用,每日1次。治糖尿病烦渴,多饮。
(16)大萝卜5个,煮熟捣取汁,用粳米150克,同水共煮粥食用。
(17)猪胰1具,山药200克,加适量水炖熟,食盐调味,每日1次,每次食总量的1/4。
糖尿病的预防偏方及治疗糖尿病的食物
治疗糖尿病的食物
1、豆荚类:包括鹰嘴豆、菜豆和小扁豆等,具有低脂肪、低热量、高纤维、高蛋白的特点,可以降低糖尿病和老年糖尿病人患心脏病风险。豆荚类的纤维可以延缓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度,阻止血糖峰值的出现。
2、菠菜、甘蓝等绿叶蔬菜:菠菜、甘蓝等绿叶蔬菜含有叶黄素,能帮助老年糖尿病人预防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它们还是纤维、B族维生素、铁、钙和维生素C的重要来源。
3、苦瓜:肉质柔嫩,性寒味苦,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尤其维生素C的含量高居各种瓜类之首。
4、洋葱:甜润白嫩,含有前列腺素A和含硫氨基酸,有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作用,对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有益。
5、黄瓜:爽脆甘甜,含糖量仅1.6%,糖尿病病人可以此代替水果食用,并可从中获取维生素C、胡萝卜素、纤维素、矿物质等。黄瓜中还含有丙醇二酸,能抑制身体中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故身体肥胖的糖尿病病人及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的糖尿病病人更应多食黄瓜。
6、莴笋、竹笋:糖和脂肪含量均很低,其中莴笋含胰岛素激活剂,对糖尿病病人有益。竹笋属高纤维素食物,可延缓糖尿病病人肠道中食物的消化和葡萄糖的吸收,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
7、深海鱼:老年糖尿病人心脏病的发病几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因此吃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例如阿拉斯加大马哈鱼、沙丁鱼和太平洋鲭鱼,可以帮助他们降低体内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同时提高好胆固醇的水平。
8、柑橘类水果:老年糖尿病人体内维生素C的含量较低。虽然吃维C片补充得更快,但柑橘脂肪含量低且富含纤维,是更好的选择。
上文就关于糖尿病的预防偏方及治疗糖尿病的食物,你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吗?我们拥有最全面的生活知识,能帮到你就关注我们吧!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表现3治疗糖尿病秘方
1、大公鸡一只,去掉内脏加陈醋4两,不加油盐,烧熟吃下,三天吃一只,连吃三只特效。(忌食甜食、葡萄糖等食物)
2、枸杞子15粒,黑豆和黄豆各15粒,大枣和花生仁各7个,核桃仁和鸡蛋各2个,用1000毫升水煮,煮到300毫升时,黄、黑豆与鸡蛋熟后,早晨食服。一个月为一个疗程,长期服用更佳。
3、用南瓜煮汤服食,一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半斤南瓜)连服一个月。
4、洋葱三两,熟瘦猪肉二两,共煮熟食用,连续 2个月。
5、用绿豆壳熬水当茶饮,口渴就喝,每次1~2杯,再用水煮南瓜,一日吃半斤南瓜,可逐步缓解。
6、到野外采一大袋蒲公英(连根带叶,抓一小把洗净,切几刀,放锅里煮,不放任何调料,开锅后,打入一个鹅蛋,鹅蛋煮熟后,当早点吃,连叶、根、蛋、汤一起吃掉,晚上同样吃一次,但不放鹅蛋,连续7天为1个疗程。效果好。
糖尿病怎么治疗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血糖浓度过高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少而造成的。糖尿病是我国甚至全世界的一种比较难以治疗的顽疾,许多中外的医学专家都在寻找治疗的有效方法。目前,医学上已经有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是需要患者长期执行才会有效的。下面孕儿吧百科就为大家盘点糖尿病的一些治疗方法。
1、自我监测血糖
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2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
2、胰岛素增敏剂
有增强胰岛素作用,改善糖代谢。可以单用,也可用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有肝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者不宜应用。
3、运动治疗
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找到适合病人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项目。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
4、饮食控制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
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本身不一定造成危害,但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因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糖尿病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糖尿病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1、糖尿病肾病
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
2、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2)与糖尿病相关的葡萄膜炎大致上有以下4种情况:1与糖尿病本身相关的葡萄膜炎;2感染性葡萄膜炎,糖尿病患者发生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机会较正常人明显增加;3伴有一些特定的葡萄膜炎类型,但二者是偶然的巧合,抑或是有内在的联系;4内眼手术后的感染性眼内炎或无菌性眼内炎。多发生于中年人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
(3)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在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多为双眼发病,发展迅速,甚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完全混浊。
3、糖尿病足
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1、由于糖尿病导致的羊水过多,容易出现胎膜早破、早产的情况;
2、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患合并妊娠高血压的几率是普通孕妇的4~8倍,易发生妊娠子痫;
3、微细血管容易出现病变,会影响到孕妇的眼睛、肾脏和心脏健康;
4、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会明显下降,且容易出现合并感染,常见的此类感染有泌尿系统感染和霉菌,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机会也有所增加;
5、可能会因羊水骤增而导致孕妇的心肺功能异常;
6、由于血糖高,通过胎盘供给胎儿的糖同时增加,胎儿需要用自己产生的胰岛素把血糖降下来。胎儿分泌大量的胰岛素把过盛的糖存储起来,高血糖和高胰岛素使得胎儿越长越大,长成8斤以上的巨大儿。胎儿太大,在分娩时出现难产和产伤的机会将增多;
7、由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在分娩时容易因体内的能量不足而使产程延长,从而易引起产妇出现宫缩乏力性出血;
8、妊娠糖尿病患者在以后的生活中发生糖尿病的几率也会明显增高。
糖尿病的危害
一、糖尿病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
二、糖尿病对眼睛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除动脉硬化、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及老年性白内障外,糖尿病视网膜病与糖尿病性白内障为糖尿病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现。轻者视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
三、糖尿病对周围血管的危害
主要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在外界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时较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组织溃疡,这种危险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称为糖尿病足。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溃烂,严重供血不足可导致肢端坏死。
四、糖尿病对神经系统的危害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最常见。
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表现为四肢末稍麻木、灼热感或冰冷刺痛,重者辗转反侧,彻夜不眠;植物神经病变表现为排汗异常,腹胀、便秘或腹泻,站立位低血压,心动过速或过缓,尿不尽或尿失禁。在所有器质性疾病引起的阳痿中,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原因。
四、怎样治好糖尿病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并呈现年轻化趋势,生活方式快速改变,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快速增长是2型糖尿病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前认为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进展性代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然而,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新的治疗靶点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给糖尿病治疗带来更多选择。
治疗糖尿病使其缓解的治疗路径有以下几个临床方案:
一、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患者需要维持一生的课题,结果显示病程 6年内的肥胖 2型糖尿病患者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后,糖尿病缓解率为 46%,且减重越多,糖尿病缓解率越高,当体重减轻≥ 15 kg时,2型糖尿病的缓解率可达 86%。所以超重/肥胖的 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减重≥5%,减重越多越可获得更好的代谢疾病控制,提高糖尿病缓解的机会。
二、药物治疗
减重干预 3个月无法获得至少 5%的体重减少患者,需要调整干预措施,若生活方式干预失败,则应考虑药物与手术治疗。推荐的减重药物主要是奥利司他(其他药品在我国未获批上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类药物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的减重适应症,尽管两者目前在我国未批准减重适应症,但已获批降糖适应症而广泛应用。
对于严重高糖状态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可以先使用短期(2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实现缓解。多项研究表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新被诊断出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其中66. 2%的患者糖尿病缓解。因此,对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如在诊断初期存在严重高血糖,并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或出现酮症酸中毒,推荐短期给予胰岛素治疗。
三、减重手术
对于 BMI≥35(BMI=体重÷身高²)的2型糖尿病患者(亚裔≥32. 5),可考虑采用代谢手术以缓解2型糖尿病。代谢手术方法包括多种,目前最常用的包括袖状胃切除( LSG)及腔镜 Rouxen-Y胃旁路术( LRYGB)。相比生活方式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减重不理想的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手术干预结合药物治疗的患者能够在3年内实现糖化血红蛋白≤6%。其中行胃旁路术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缓解率可达 38%,行胃切除的患者缓解率可达 24%,而单纯药物疗法缓解率仅为 5%。
四、内镜下介入疗法
如果患者BMI≥37,那么由于肥胖患者手术并发症风险高,需要先实现 10%的减重目标后才能进行手术治疗,这也意味着减重手术不是人人都能做,需要达到一定的BMI值等,需要符合其严苛的手术指征,以提高手术安全性。
除一部分不满足手术指征无法手术的患者外,还有很多患者对减重手术需要改变脏器结构而望而却步。目前国内已有创新型内镜下介入治疗技术——“胃转流支架系统”,不同于手术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其可以通过无痛胃镜进行“胃转流支架系统”的置入膜管,隔离食物与肠壁,食物从膜管中通过,从而减少肠壁吸收。据目前临床结果显示3个月后取出,患者体重、糖化血红蛋白、肝脏硬度等代谢性疾病指标均得到显著下降。
总之,糖尿病缓解状态并非永久,处于糖尿病缓解状态的患者仍需每年随访,确定糖尿病缓解状态的存续。迄今为止,没有 T2DM被治愈的证据。 T2DM缓解后,即使诱导缓解的措施仍被保持,但仍有部分患者的血糖水平可再次升高至需使用降糖药物控制的水平。因此,2型糖尿病缓解的患者仍需定期随访,最好每 3个月、最长不超过 1年检测 1次糖化血红蛋白。
参考文献:
刘烨,王海宁. 2021年ADA/EASD《糖尿病缓解专家共识》与《2022年ADA糖尿病指南: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肥胖与体重管理》解读——糖尿病缓解的定义与治疗策略[J].临床内科杂志,2022,39(5):299-302. DOI:10.3969/j.issn.1001-9057.2022.05.003.
小蚂蚁医药招商资讯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