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症是精神病吗(疑病性神经症简介)
一、神经症性障碍
神经症性障碍的病理其实是比较复杂的,通常出现了神经症性障碍以后,人体会有神经衰弱的情况,从而失眠睡不着之类的,有些人的精神还很焦虑,因此对于神经症性障碍需要重视,去治疗,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神经症性障碍的相关情况吧。
神经症性障碍是什么病
除了躯体性障碍,还有神经症性障碍,那么神经症性障碍是什么病呢?
神经症性障碍以持久的精神痛苦、焦虑、恐惧、强迫、疑病和抑郁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受检者具有相当的自知力,并且现实检验未受损害,通常不会把病态的主观体验和幻想与外在现实混同起来。行为可能大受影响,但通常保持在社会可接受的限度之内。
人们在患有神经症性障碍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跟人们精神因素相关的症状,其中最明显的是就是患者的脑力出现明显的下降,也会出现非常疲劳的感觉,患者的家属也通常都会觉得患者逐渐的变得非常的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等。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很累,但是总是失眠。
神经症性障碍严重吗
有些人检查发现自己患有神经症性障碍,那么神经症性障碍严重吗?
神经症性障碍严不严重是要看情况的,首先我们要知道神经性障碍的发病原理。目前来讲,神经性障碍的发病原理还不是十分清楚。可是神经性障碍的症状表现的确复杂多样,有的是躯体性的疾病如有心悸,胸闷。还有一些则会引起精神上面的问题。譬如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等等。这些症状通常都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而且也与患者实际的状况不一样。
一般来讲,神经性障碍都是通过精神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进行精神治疗可以修补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心理的创伤。而药物治疗则可以消除神经症性障碍患者身体的病痛。
神经症性障碍概念
不是有神经症性障碍相关症状就是神经症性障碍的,那么神经症性障碍概念是什么呢?
神经症性障碍是由于神经系统病变所导致的,多数是精神系统或者心理受到了严重刺激所引起的病变,会使患者经常感到恐惧和焦虑,而且还会伴有心慌心悸和不安。神经症性障碍包括焦虑症、恐惧症强迫障碍等。不同的疾病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对于急性焦虑障碍,一般会采取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如阿普唑仑、劳拉西泮、氯硝西泮等,也可以选择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等抗抑郁药;而对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我们可以使用具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等;对于强迫障碍的治疗,一般采用抗抑郁药物如氟伏沙明、舍曲林、氯米帕明等,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以合并使用认知行为治疗、系统脱敏、冲击暴露疗法等。
神经症性障碍的五大共同特点
神经症性障碍有自己的特点,具体神经症性障碍的五大共同特点是什么呢?
神经症性障碍的五大共同特点是焦虑、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神经症性障碍旧称神经症、神经官能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病前多有一定的易患素质基础和个性特征。
而神经症性障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神经症性障碍症状没有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与患者的现实处境不相称;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有求治要求;神经症性障碍病程大多持续迁延。
二、疑病性神经症的具体表现
疑病的异常表现是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极度担忧,焦虑地观察自我,对疾病感到恐惧,并伴有极为痛苦的幻想。“疑病症”是一种反应形式,一种综合症。
主要表现对心脏
胃肠道
泌尿生殖系
脑及脊髓疾病的担忧,担心·焦虑地去观察身体的自律功能。通过这些非自然的观察注意及焦虑态度,可以使植物神经分布的器官系统受到功能性损害,因自律功能是可以受情感活动干扰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形成,反过来又可强化癔病性担忧(恶性循环).担忧也可与确实存在的躯体主诉有关,但躯体主诉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夸张了的。疑病综合症病人对于器官及其功能的焦虑程度有时可接近恐怖症;一味纠缠·顽固地对疾病的担忧,有时可类似于强迫症。
三、疑病性神经症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疑病性神经症的特点 4病因和发病机理 5临床表现 6诊断依据 7治疗原则 8用药原则 9辅助检查 10疗效评价 1拼音
yí bìng xìng shén jīng zhèng
2英文参考hypochondriacal neurosis
疑病性神经症是指过分的关注自身健康,怀疑身体某部或某一类器官异常,或尽管临床检查无客观证据,但认为患了某种疾病,同时伴有焦虑不安。
3疑病性神经症的特点疑病性神经症共同特点如下:
(1)患者有疑病,伴有躯体症状,经解释不足以消除患者固有的怀疑。
(2)四处主动求治,反复检查。
(3)对于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无明显影响。
本病较为少见,发病年龄男性多为40岁,女性多为50岁左右。此类病人人格特征为敏感,多疑,主观,固执,对自体过分关注,要求十全十美,心理社会因素常为本病诱因。
急性起病者预后好,若病程在2年以上者,多演化为慢性迁延,预后差。此病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4病因和发病机理1.心理社会因素:人际交往失败,婚姻变故,子女离别后感到孤独,生活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缺乏安全感等均可作为发病的诱因。有一部分病人是医源性的,如医生不恰当的语言、态度或行为引起患者的疑虑。若医生对病情难以做出确切的诊断,反复给病人作检查,则造成患者怀疑患有某种疾病的观念。也有因躯体得病后通过自我暗示或联想而疑病者
2.人格特征:易感素质是重要的发病基础,其特征为敏感、多疑、主观、固执、谨小慎微或对躯体过分关注,凡事要求十全十美。部分男性患者病前有强迫人格,女性则有癔病性格特征。
5临床表现1.心理障碍它的表现分为两种形式:一为疑病感觉即表现为对某躯体部位的敏感性增加,进而疑病或者是过分关注,而患者对病情的描述却含糊不清,部位也不恒定;二为疑病观念即表现为患者认为患有某种疾病描述形象逼真生动具体。但有时自己也确信这些疾病并不存在,但仍要求各种检查。尽管检查正常,医生的详细解释也不能消除其疑病的信念,仍认为检查可能有失误,由此担心忧虑、惶惶不安、焦虑苦恼并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2.疼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约2/3患者有疼痛症状,常见部位是头、腰、骼窝。但常描述不清,也查不到阳性体征,伴有失眠、焦虑和抑郁症状。患者四处求医毫无结果,最后才来到精神科诊治。
3.躯体病状表现多样,多涉及身体许多部位,以腹、胸、颈和头部为多,病人诉说的躯体症状有分散而模糊和明确而细致相结合的特征。如:诉述胃部膨胀隐痛,胃蠕动缓慢,幽门梗阻,食物难以通过,因此病人自己得出结论患了"胃癌"。疑病症病人对一般人所觉察不到的内脏活动,如心跳或躯体微不足道的疼痛、酸胀都很敏感,并对鼻腔分泌物、粪便带黏、淋巴结肿大都特别关切,认为是病症的来源。
4.病程和预后急性起病者,预后好。如在抑郁性神经症和焦虑症基础上伴有疑病症,则预后良好。病程两年以上者,预后较差。由于患者具有疑病性格,敏感多疑,对躯体过分关注,使疾病呈慢性迁延过程。
6诊断依据1.常由于社会心理因素和有一定的疑病人格为基础。
2.具有日趋明显的疑病,伴有情绪焦虑和不安,客观检查无明显证据。
3.主动求治,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4.排除器质性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早期。
7治疗原则1.心理治疗,以认知治疗为主,可辅以催眠及暗示治疗。
2.药物治疗,减轻焦虑。
8用药原则1.所列举药物均为对症性治疗,疗程不定,主要依症状变化情况而定。
2.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阿普唑仑等苯二氮杂卓类药物有耐受和依赖性,故连续使用不宜超过6周。
3.疑病症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的选用,主要依据患者焦虑及抑郁的严重程度选择用药框限内抗焦虑及抗抑郁药。
9辅助检查疑病症以疑肝癌、心脏病、鼻咽癌、肠虫等为多见。为了消除患者的疑病观念,需作有关疾病或部位的检查。如疑肝癌者,基本检查包括肝功能、甲胎蛋白、血沉降率、超声波、X线胸腹透视。可选检查包括CT检查、肝区同位素扫描或ECT检查。特需检查包括磁共振检查。
10疗效评价1.近愈:疑病观念消失,躯体症状消失。
2.好转:疑病观念强度减轻。
四、疑病症(疑病性神经症)
疑病症(疑病性神经症)
疑病性神经症,简称疑病症,是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功能过分关注。更多心理疾病尽在应届毕业生心理网。
疑病症(疑病性神经症)
概述
疑病性神经症,简称疑病症,是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功能过分关注,怀疑患了某种疾病但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符:医生对疾病的解释或客观检查常不能消除患者对自身健康固有的成见。
病因
疑病症状可继发于多种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等,和躯体疾病,如脑器质性疾病.慢性内脏疾病等。具有敏感、多疑、易受暗示、内向性格的人,在患内科疾病时容易出现暂时性疑病症。
原发性疑病症的起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格缺陷有一定关系。错误的传统观念,例如对手淫危害的过分夸张,既往的经历,如亲友死于某种严重的疾病,以及医生不恰当的言语、态度和行为,对疑病观念的形成都可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医源性影响,值得重视。某些病人在就医过程中,长期不能确诊,反复检查,或诊断错误,或治疗失当,或被迫接受手术等,都可能促使疑病观念的产生。
处于青春期或更年期的人,较易出现植物神经不稳定的病状,如心悸、潮热等。对这类生理现象过分敏感、关注,甚至曲解,是疑病性不适感产生的原因之一。
有些病例的疑病症状产生于长期过度紧张、疲劳或受到挫折之后。这时的病人身份有利于患者摆脱困境,取得心理的平衡。如果患者的疾病行为得到亲友和医务人员的支持和强调,则各种症状可近一步固定下来。孤僻、内向、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身体变动十分关注、具有自恋倾向等人格特点,可为疑病症的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症状
患者对自身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害怕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疾病,或认为自己已经患了严重疾病,感到十分烦恼。其烦恼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这类患者对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警觉,身体功能任何微小变动如心跳、腹胀等都会引起患者注意。而这些在正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变化,却使患者特别关注,不自觉地加以夸大或曲解,成为患了严重疾病的证据。在警觉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一般轻微的感觉也会引起患者明显不适或严重不安,感到难以忍受;从而使患者确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疾病。尽管各种检查结果并不支持患者的揣测,医生也耐心解释、再三保证患者没有严重疾病,患者往往对检查结果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对医生的解释感到失望,仍坚持自己的疑病观念,继续到各医院反复要求检查或治疗。由于患者的注意全部或大部集中于健康问题,以至学习、工作、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常受到明显影响。
上述症状在不同患者表现不尽一致。有的疑病性不适感十分明显,可伴有焦虑或抑郁(感觉性疑病症);有的疑病观念较突出,躯体不适、或心境变化不显著(观念性疑病症)。有的患者怀疑的疾病较模糊或较广泛;有的则为单一的疑病症状,表达具体而明确(单症状疑病症),但从未达到荒谬的、妄想程度。患者大多知道自己患病的证据不充分,因而迫切希望通过反复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并要求治疗。另有一类与单症状疑病症相近的神经症性障碍,称为身体变形障碍或变形恐怖症。主要见于青少年。患者坚信自己身体外表.如桌子、嘴唇等部位,存在严重缺陷,或变得很难看,要求施行矫形手术;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即使其外貌有轻度变异,也远非患者认为的那么难看。有的患者则坚信自己身体发出难闻的臭味,使别人闻了难受,或坚信自己患了某种寄生虫病。这类观念不为解释所动摇,带有明显情绪色彩;就患者的文化背景而言,可以理解,并不荒谬,因而具有超价观念的特点。患者无其他精神病性症状,不符台精神病的诊断标准。对这类单症状病例,治疗较难,顶后不佳;临床上需长期随访,才能最后排除精神分裂症或偏执状态的诊断。
检查
以原发性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患者对自己的健康状态过分担心,对时出现的异常感觉或生理现象作出疑病性解释,有牢固的疑病观念,反复就医,不接受医生解释、说理和保证;病程在6个月以上,即可诊断为本病。如疑病症起病在其他疾病之后,应考虑为继发性疑病症。
需要鉴别的是常继发疑病症状的原发疾病,如:
1、器质性疾病。2、精神分裂症。
3、内源性抑郁症。4、其他神经症。
5、偏执性障碍。
治疗
在排除躯体疾病,诊断确定之后,应停止各种不必要的检查。如有其他精神疾病同时存在,宜首先对这类疾病进行治疗,如疑病症状尚未消失,再考虑采取进一步处理。
原发性疑病症,以心理治疗为主。要求通过病史和检查,逐步建立与患者相互信赖的关系。支持性心理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基础。应有足够时间了解患者的思想、情感和对疾病、对医生、对治疗的态度。只有在相互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对疾病的性质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解释。公开对患者说“你没有病!”往往为患者所不能接受,医生与患者的关系立即面临破裂的危险。另一方面,迁就患者的疑病观念,使疑病观念强化或固定下来,也是不恰当的。应帮助患者认识自己,逐渐引导患者从对自身的关注转移到外界。通过参加各种社交或工疗活动,使患者逐浙摆脱疾病观念。
森田疗法对消除疑病观念可产生良好影响,值得试用。
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情绪定状,选择抗抑郁或抗焦虑治疗。哌咪清用于治疗疑病观念有一定效果,其剂量为每天2-6mg。
由于疑病症的病程较长,容易形成依赖的药物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或少用。
;小蚂蚁医药招商资讯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