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的准确位置图(髂骨)
一、骶骨的主要特征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底向上,尖朝下,盆面(前面)凹陷,上缘中份向前隆凸,称岬。盆面中部可见四条横线,是椎体融合的痕迹。横线两端有4对骶前孔。背面粗糙隆凸,正中线处为骶正中嵴,嵴外侧有4对骶后孔。骶前、后孔分别有骶神经前、后支通过。骶前、后孔均与骶管相通,骶管上通连椎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骶管麻醉常以骶角作为标志。骶骨外侧部上宽下窄,上份有耳状面与髂骨的耳状面构成骶髂关节,耳状面后方骨面凹凸不平,称骶粗隆。骶骨参与构成骨盆后壁,上连第五腰椎,下接尾骨。尾骨由3~4块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为尾骨尖。跌倒或撞击可能导致尾骨骨折。
二、骶骨的位置
骶骨位于腰椎的尾端,下接尾骨,系由5节骶椎融合而成的三角形骨块。其上表面为骶骨底,其下表面为骶骨尖。骶骨呈生理后凸,与其上方的胸椎后凸相对应。处于正常位置时骶骨的基底部位于其尖部的前方,故骶骨的凹面朝向前下方。婴幼儿时骶骨的生理后凸几乎不存在,随增龄逐渐变得明显。一般认为骶骨的生理后凸与人类的直立姿势、仰卧睡姿以及发育良好的肛提肌有关,而在其他哺乳动物(如猴、猿等)其骶骨生理后凸程度均不及人类。骶骨的骨化方式与其他脊椎相同,其原发骨化中心分别位于椎体和椎弓两侧。骶骨的外侧相当于肋骨头的部分(肋成分)系单独发育,然后与后方的椎弓相互融合成一骨块。继发骨化中心的形成则比较复杂,分别位于每一椎体的上缘和下缘、每一肋成分的外缘和前缘、棘突以及骶骨的外表面(耳状面),多数继发骨化中心于25岁前后融合。发育早期骶椎椎体之间有纤维软骨形成,相当于骶椎椎体相互融合后所残留的椎间盘,这些“椎间盘”通常终生不发生骨化。骶骨底由第1骶椎构成,横径明显超过前后径,其前缘称骶骨岬。第1骶椎的椎孔为三角形,系骶管的起始部。第1骶椎的椎弓根较小,并向左右两侧与椎板相延续,两侧椎板在后正中相连而形成骶正中嵴。横突向两侧延伸并与肋成分融合形成骶骨翼(也称骶骨侧块)。骶骨翼前表面为凹面,有腰大肌附着。骶骨底后表面向上突起形成左右两侧上关节突,其关节面一般
为向后并略偏内侧,但有较多变异且常不对称。上关节突外侧为上骶骨切迹,L5神经根的后支由此通过。骶骨的外侧为5个骶椎的横突,这些横突(主要为第1~3骶椎横突)与肋成分
相融合,其表面呈耳廓状,称为耳状面,与髂骨的耳状面形成骶髂关节。脊柱藉骶髂关节与骨盆相连接,骶髂关节对于维持人体的直立姿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前面观,5节骶椎相互融合后在骶骨前表面形成横形骨嵴(横线),其深面即为残存的椎间盘。相互融合的骶椎椎体外侧为4对骶前孔,内有第1~4骶神经的前根穿出。与此相连续的是由后面观时位于骶骨后表面的4对骶后孔,内有第1~4骶神经的后根发出。骶骨后表面可见5条纵行骨当中为骶正中嵴,由此向外依次为骶中间嵴和骶外侧嵴,分别相当于脊柱其他节段的棘突、关节突和横突。
三、骶骨名词解释
骶骨名词解释为:
骶骨是一个呈倒三角形,位于腰椎下面,上与第五腰椎相连,下与尾骨相连,由五块椎骨随着发育,逐渐融合成的一块骨头。骶骨也称骶椎,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骨,而骶骨就位于尾骨上方,由五块椎骨共同合成,是一个上宽下窄的倒三角形状的骨头,并且成为骨盆的后壁。
骶骨是形成骨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连接和支撑的作用,并且骶骨内部走行着众多神经,来共同支配臀部以及会阴部的运动以及感觉.
常见证候肾虚腰酸:轻者腰部酸楚不适,绵绵不已,遇劳累则症状加重,卧床休息后可稍有缓解;重者尚伴有酸困而痛,腰膝无力,肢酸膝冷,足跟疼痛等;甚者脱发,牙齿松动,阳萎,遗精,舌质淡,脉沉细。劳损腰酸:腰酸常固定于腰部某一部位。
腰部酸楚症状因劳累而加重,卧床休息后腰酸并不能明显缓解,晨起症状较重,轻度活动之后即感觉减轻;除腰酸症状之外,亦可伴有轻度腰痛,但全身无其它异常表现。
骶骨呈倒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前面凹陷,上缘中分向前隆突称岬,中部有4条横线,横线两端有4对骶前孔。背面粗糙隆凸,正中部为骶正中嵴,中间部为骶中间嵴,此嵴外侧有4对骶后孔,孔外侧部有骶外侧嵴。
四、骶骨详细资料大全
骶骨(sacrum)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分骶骨底、侧部、骶骨尖、盆面和背侧面,呈倒三角形,构成盆腔的后上壁,其下端为骶骨尖,与尾骨相关节,上端宽阔的底与第5腰椎联合形成腰骶角。骶骨盆面凹陷,背侧面后凸,以增加骨盆容量。骶骨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长而窄,女性短而宽,以适应女性分娩的需要。
基本介绍中文名:骶骨外文名:sacrum组成:人体的五块骶椎相连骨骼:上接第五腰椎下连尾骨别称:穷骨解剖形态,相关疾病与治疗,解剖形态一、骶骨底前缘突出,称骶骨岬骶骨底上面的卵圆形骨面即第1骶椎体的上面,与第5腰椎椎体的下面形成腰骶关节。底的两侧平滑,名骶翼。骶骨的两侧上部粗糙,为上3个骶椎横突相愈合所致,该部呈耳郭状,又称耳状面,与髂骨相应的关节面形成骶髂关节。耳状面下缘的位置多位于第3骶椎中部及下部,但可高至第2骶椎或低至第4骶椎上部。骶髂关节的高度并不直接与骶骨高度相关,高而长的骶骨,骶髂关节可以短,而低而短的骶骨,骶髂关节可以长。骶骨的侧缘在骶髂关节以下窄薄部分为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附着处。了解骶骨的关节突甚为重要,原因是:①与S 1及L 5神经相关,可能直接或间接压迫这些神经;②第5腰椎椎间孔多有一侧隐窝,前界为第5腰椎间盘及椎体,后界为骶骨关节突的内侧部(位于额状面上),当第5腰椎间盘退化并变窄,第5腰椎椎体向后移位,导致侧隐窝矢径变小。在腰骶部进行手术时,应考虑这种解剖特点。二、骶骨盆面在正中线的两侧有两排骶前孔,每侧各为4个,由骶管出来的骶神经前支由此穿出。骶骨的后面粗糙不平,正中隆起为骶中嵴,由第1~4骶椎的棘突连成,在骶正中嵴的两侧,各有一条断续的骶中间嵴,由各骶椎的关节突连成,在每侧骶中间嵴的外侧各有4个骶后孔,骶神经的后支由此经过。在每侧骶后孔的外侧,各有一条断续的骶外侧嵴,由各骶椎的横突构成。如骶骨下部与第1尾椎相愈合,则有5对骶后孔;骶骨底如与第5腰椎愈合,亦可形成5对骶后孔,如为4个骶椎,则只有3对骶后孔。三、盆面的4对骶前孔经椎间孔与骶管相通,穿过上4对骶神经前支。骶骨后面上下部,各有一缺损,名腰骶间隙和骶尾间隙,蛛网膜下腔麻醉和骶管阻滞可分别由此两间隙进入。骶尾间隙成“八”形,也称骶管裂孔或骶管裂隙,系由于第5骶椎两侧椎弓未愈合、椎板和棘突未发育所致,其位置可存在变异,有的在裂孔的尖端有向下伸延的骨片,将裂孔分为左、右两半,或有些小骨片凸向腹侧,裂孔被分隔,或骶管裂孔两侧缘向腹侧生出一些小骨片,互相相连成两个小孔,或骶角不显而几乎无裂孔。所有这些变异都会在骶管阻滞麻醉时造成障碍。两个间隙的表面均为一坚厚的纤维膜所覆盖。四、人体直立时骶骨向前倾斜约45°。骶骨盆面的弯曲度大致均匀一致,但可增大或减小,有的于骶尾骨交界处形成角度或曲度不均匀。盆面的弯曲度与骨盆腔各部的直径大小有关,直而长的骶骨或骶骨位置不正,对分娩不利。盆面稍不平坦对骨盆腔大小无重要意义。五、骶骨的高度与骶椎数目有关,由于腰椎或尾椎的移行,骶椎的数目可能增加。如骶骨含有第5腰椎时称腰椎骶化,腰椎骶化可能完全,也可能不完全,通常一侧发育不全,或仅横突融合而腰椎体与棘突仍分离。第1骶椎一般与第5腰椎形成单岬,但可同时与第2骶椎又形成一岬,构成重岬。六、如出现腰椎骶化,第5腰椎替代第1骶椎与其上位腰椎,即第4腰椎形成一岬,又与其下一椎骨,即第1骶椎形成一岬而构成重岬。七、骶管骶管(sacralc***)在骶骨体的后部有一扁平的骶管,前后借骶前、后孔与外界相连。下部开口于骶管裂孔。蛛网膜下腔至第2骶椎部即终了,故骶管裂孔处药物注射一般不会有直接注入硬膜囊的危险。相关疾病与治疗骶骨肿瘤发病率低,早期症状隐匿,患者就诊时瘤体往往较大,且骶骨血供非常丰富,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局部软组织覆盖少,手术难度大。外科治疗涉及骶神经根损伤、盆腔脏器损伤、刀口不愈合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前方入路:对于高位骶骨(如S2以上),且软组织包块巨大,单纯后路无法完整切除肿瘤时,先行前路手术游离肿瘤,再行后路手术。前路手术时采取仰卧位,下腹部倒八字切口,腹膜外游离肿瘤,游离肿瘤的同时也可结扎髂内动脉以减少后路手术时出血。后方入路:基本切口为后方正中直切口或倒Y形切口,将双侧的臀肌及竖脊肌向两侧牵开,触及尾骨尖并将周围的软组织剥离,然后自下向上依次切断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及梨状肌,用手指分离骶前筋膜,此时注意保护直肠,并用湿纱布塞于直肠和骶骨前方的软组织间隙,将直肠推向前方。肿瘤切除:对于骶骨原发恶性肿瘤部分低位转移性肿瘤,采取大块完整切除,骨巨细胞瘤及骶骨良性病变(1例为骨纤维结构不良),进行手术刮除。骶骨重建:S1椎体切除后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根据切除的范围采用下腰椎骨盆内固定重建技术。术后常规禁食,待排气后进流质饮食;放置常压引流管,引流1周以上;保留尿管1周。并发症:1、骶骨肿瘤患者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腹胀或大便不通症状, 2、骶骨肿瘤术后容易出现刀口的愈合不良 3、骶神经切除导致尿潴留 4、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内固定松动问题小蚂蚁医药招商资讯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