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鳜鱼是什么鱼)
一、鳜鱼和桂鱼的区别
鳜鱼和桂鱼指的是同一种鱼。
鳜鱼,又叫桂鱼,平时我们所见到的都是翘嘴鳜鱼,鳜鱼在全国的水域都有分布,以长江的中下游居多。鳜鱼生性胆小,攻击性也很少,非常擅长潜伏或者装死,大的鳜鱼可以达到二三十斤。野生水域的鳜鱼非常少,大部分都是养殖的鳜鱼。鳜鱼一般生活在湖泊水库或者江河里的乱石坑洼地带。
桂鱼就是鳜鱼,因为鳜鱼两个字不好写,而且还容易读错,所以人们就把鳜鱼写成了桂鱼,桂鱼是俗称,鳜鱼则是学名。
钓鳜鱼尽量选择活饵作钓,小鱼小虾或者小泥鳅都可以,不要把活饵的内脏给弄破,要保证活饵的鲜活度,活的小虾当做钓饵最好。
鳜鱼的习性:
鳜属于完全淡水生活的鱼类,喜欢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等水草茂盛较洁净的水体中,白天一般潜伏于水底,夜间四处活动觅食。
不喜欢作长距离的徊游和迁移,不喜群居。生活的适宜水温15~32℃。但也有学者研究表明,10~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鳜鱼的特定生长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而在25~35℃之间则无明显变化,达到水温35℃时,鳜鱼的生长也未见明显减慢,这与一般的鱼类与水温关系的研究结果。
即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鱼类的摄食率和生长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大,当水温超过最适水温时,鱼类的摄食率和生长率反而会下降不相一致,这说明鳜鱼的最适生长温度可能会更广。
鳜为肉食性鱼类,性凶猛终生以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为食,仔幼鱼阶段即食其他鱼苗,200毫米时主要捕食鳑鲏、似鲚等小型鱼类和虾类,也食蝌蚪和小蛙;250毫米以上时主要摄食鲤、鲫等鱼类。冬季停止摄食,春夏秋季捕食旺盛般多在夜间捕食。
二、鳜鱼为什么叫鳜鱼
这一点从《本草纲目》中可以找到答案:“鳜,蹶也,其体不能屈曲如僵蹶也。其味如豚,故名水豚,又名鳜豚。”在查阅相关资料的时候,发现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把鳜鱼俗称为“母猪壳”。
爱食鳜鱼者,冲的应该不是鳜鱼的营养,而多为鳜鱼肉多刺少,肉质口感细腻紧实。新鲜的鳜鱼在烹饪后品尝,鱼肉呈蒜瓣状,粒粒鲜美,颗颗肥厚。在桃花时节,江鲥未上市,鲫鱼放子已瘦,更显得鳜鱼独佳。鳜鱼之名最早出现在《尔雅翼》,现在称呼颇多,鳌花鱼、桂鱼均有称,岭南地区所谓鳜姑、牡豚鱼,说的也是它。《正字通》:“鳜鱼扁形、阔腹、大口、细鳞、皮厚、肉紧,味如豚。一名水豚,又如鳜豚。”古人便将鳜鱼称为“水豚”。据查系源自李时珍,寓意鳜鱼之美味竟可与剧毒却让人宁可冒生命之险去品尝的河豚相媲美。甚至还有偏爱鳜鱼之鲜美的古代食客将其比成天上的龙肉,说明鳜鱼的风味的确不凡。
接下来李时珍写道;“鳜生江湖中,扁形阔腹,大口细鳞。有黑斑,采斑色明者为雄,稍晦者为雌,皆有鬐鬣刺人。厚皮紧肉,肉中无细刺。有肚能嚼亦啖小鱼。夏月居石穴,冬月偎泥罧,鱼之沉下者也。小者味佳,至五六斤者不美。”可见古代名人几乎对美食都很内行。
鳜鱼最肥美的好时节莫过于桃花盛开的时候。相比“长江三鲜”,鳜鱼并非江南独有,如我的家乡地处皖北的阜阳。就烹饪技法而言,各地食客都有一套烧鳜鱼的传世功夫,几乎在有鳜鱼生长的地区,都会有一道与鳜鱼有关的传奇名菜。在安徽,皖南有臭鳜鱼,皖北有清蒸鳜鱼,江浙有松鼠鳜鱼,四川有干烧鳜鱼……每个地区都将各自的口味特色融入到鳜鱼鲜嫩的肉质当中,足以让人百食不
三、鲑鱼与鳜鱼区别是什么
鳜鱼和桂鱼是属于同一种鱼类,只不过是名称上的不同。鳜鱼是学名,鲑鱼是部分地区为了方便而叫出来的别名。
鳜鱼,学名桂鱼,又称为季花鱼、花鲫鱼、鲑鱼,是一种凶猛型鱼类,主要生活在底层水域,通常以小鱼小虾为食,鳜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更重要的是这种鱼在自然水域中数量相对较少,所以显得十分珍贵,是许多钓鱼人梦寐以求的鱼种。
鳜鱼广泛分布于国内江河湖泊,其肉质细嫩肥厚,刺少而味美,实为鱼类之上品,有人将鳜鱼誉为水豚,意指其味鲜美如河豚,还有人将其比成天上的龙肉,这些都证明鳜鱼风味不凡,鳜鱼性味甘、平,无毒,具有补虚劳、益脾胃的功效,既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的吃货们对美味的挑剔要求,又能起到较好的增强体质和预防保健作用,正是因为鳜鱼比较难求,所以鳜鱼在市场上还是比较贵的。
四、鳜鱼和桂鱼有什么区别
鳜鱼和桂鱼没有任何区别,它们是一种鱼,桂鱼是鳜鱼俗称。
鳜鱼是这种鱼的学名,但因为鳜字较生僻,不少钓友只知道读法,而不知道写法,所以以桂字代替,久而久之不少地方,便将鳜鱼称之为桂鱼、桂花鱼,鳜鱼和桂鱼只是叫法上的区别。
鳜鱼是一种家常的可以食用的鱼类,又名菊花鱼、鳜花鱼、桂花鱼、桂鱼、鳌鱼、脊花鱼、胖鳜、花鲫鱼、母猪壳等。
鳜鱼属凶猛肉食性鱼类,性凶猛,常以其它鱼类为食,幼鱼喜食鱼虾,成鱼以吃鱼类为主,冬季停止摄食。
扩展资料:
鳌花鱼又名鳜鱼、桂鱼、季花鱼等,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也是淡水中的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刺少肉厚,营养价值很高,分布于除青藏高原的全国各水系中。唐朝诗人张志和在其《渔歌子》写下的著名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赞美的就是这种鱼。
鳌花鱼又叫鳜鱼,在鱼类分类学上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 Percoidei)、鮨(Serranidae)、鳜亚科(Sinipercinae)、鳜属(Siniperca)、鳜Sinipercachuatsi(Basilewsky)。
原始鳜类在中新世或中新世以前产生于中国、朝鲜、日本一带,上新世时发生大规模物种分化,在朝鲜、日本一带产生了少鳞鳜属鱼类,在中国产生了鳌花鱼。
鳌花鱼是我国特产的一种名贵淡水鱼。在我国分布很广,从南到北的各大河流水系及各淡水湖泊中均有出产。冬季不大活动,春季有侧卧泥沙陷处的习性。
以鲤鱼、绦鱼、螃皱、峋鱼、蟹类、虾类等为食,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一般2-3冬龄性腺成熟。5月下旬至7月上旬产卵,产卵场在育水流的地方。生长速度较快,半年可达1-2两,第二年可达1斤左右,第三年可长到2-3斤,最大个体可达10斤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鳌花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鳜鱼
小蚂蚁医药招商资讯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